金银花开幸福来
——通渭县加快金银花全产业链发展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六月的通渭县李家店乡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金银花香气四溢,农户和务工人员赶着花期忙着采摘。加工车间全力运转进行收购、烘干工作。
近年来,通渭县把金银花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优化生态环境的“黄金”产业,强化政策供给,精心组织培育,走出了一条产业做大、群众增收与环境改善相协调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县金银花种植基地累计14万亩,其中盛花期面积12万亩,种植农户4.5万户20.3万人,带动种植农户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金银花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花、吉祥花、幸福花。
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6月20日上午,以“赛采摘技艺、造产业氛围”为主题的第五届通渭金银花节采摘大赛在李家店乡姚川村举行。来自李家店乡12个村和李家店学校、清凉沅金银花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的14支代表队300余名参赛选手手提竹筐,涌进金银花海,熟练地舞动双手,开始了金银花采摘大比拼。
通渭县李家店乡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村民在采摘金银花(6月14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摄
李家店乡是通渭县推广种植金银花最早的乡镇之一。今年以来,李家店乡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推进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推动金银花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加强全乡金银花产业的科学管理,持续加大金银花管护力度,积极组织群众开展除草、施肥、修剪等管理技术,进一步规范收花管理,提高金银花产业发展后劲,全面推进金银花产业健康发展。
“我们基地从2017年开始种植金银花,目前已种植5200多亩,现在已全部进入盛花期,6月开始,吸纳务工人员200多人,每天收入200多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劳务收入。”通渭县清凉沅李店金银花种植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
开创一体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通渭县大力发展金银花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成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通过近几年的集中发展,通渭金银花产业基本形成了集标准化种植基地、高标准种植示范园区、健康产业园于一体的“一基地二园区”架构,成为西北最大的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金银花种苗繁育基地、优质金银花产品生产和供销基地。
与此同时,通渭县构建了政府主导、龙头带动的组织体系;资金投入、保险保障的政策体系;技术培训、跟踪指导的服务体系;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的支撑体系。
“三产”融合互促发展
通渭县大力推行“土地入股、租金保底、收益分红”“资产入股、价值保底、集体分红”“现金入股、本息保底、按股分红”三种模式,逐步发展形成上游由科研院校驻点研发培育种苗、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采摘,中游由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烘干加工,下游与中医药企业合作对接市场研发生产新产品的一体化发展链条,实现“三产”深度融合、互促发展。
通渭县投资1.5亿元建成通渭县金银花健康产业园,已研发金银花茶、金银花酒、金银花洗涤用品等系列产品16个。产业园建有日化厂、提取厂、色选厂、茶厂等系列加工生产线,助推金银花产业向园区化、工业化、产业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
“今年,全县金银花鲜花年产量预计达到3000万公斤、总产值预计突破6亿元,带动种植农户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通渭县委副书记梁涛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