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活力
安定区称钩驿镇打出耕地撂荒整治“组合拳”
法治甘肃网·甘肃法制报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安振彪)为切实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对全镇撂荒地逐村逐社、逐户逐块进行排摸,共排摸撂荒土地4214亩,并打出整治“组合拳”,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活力。截至目前,共完成撂荒地整治2716亩,整治率64.45%。
宣传引导农户自种。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撂荒地整治和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广泛引导群众积极参加撂荒地整治。截至目前,通过宣传引导,自主复耕整治撂荒地226亩。
主体流转大户种。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鼓励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按照“本村就近流转、跨村连片流转”方式,对撂荒土地进行流转从事粮食种植。截至目前,通过主体流转大户种植整治撂荒地1400亩。
“菜单”服务托管种。培育壮大以安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为外出务工、无力耕种的农户提供土地托管服务。截至目前,通过“菜单”服务托管经营整治撂荒地330亩。
依托项目带动种。2022年争取项目资金550万元在双乐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600亩,通过项目实施平整土地3269亩、深松土地1330亩,整治撂荒地430亩。
撂荒地复垦复种现场。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安振彪 摄
亲朋好友代耕代种。对于因弃农经商、外出务工、缺少劳动力,同时也无意愿进行流转或托管的农户,鼓励其委托亲朋好友或街坊邻居代耕代种。截至目前,通过亲朋好友代耕代种整治撂荒地410亩。
村委会兜底统一种。对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农户既不愿复耕又不愿流转造成长期撂荒的,由村集体进行统一经营管理,有效盘活撂荒地。截至目前,通过村委会兜底整治撂荒地120亩。
落实政策撬动种。将撂荒地复垦复种与兑现粮食直补补助政策挂钩,对长期撂荒地停止发放耕地力保护补贴,停止承包地经营者享受的各项奖励政策。截至目前,通过落实政策推动种整治撂荒地80亩。
“退苗复耕”“还田”种。以土地“非农户”“非粮化”为目标,坚持还田于农、还田于粮,动员农户,出动机械,对全镇所有种植树苗的农田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通过“退苗复耕”种整治撂荒地50亩。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