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积极探索多元化基层普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1-06 14:39:23     来源:法治甘肃网

精准发力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临洮积极探索多元化基层普法新路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苟彦荣

  “沐风-2025”行动开展以来,临洮县针对基层普法工作中存在的盲区与堵点,创新举措、精准发力,积极探索多元化基层普法新路径,着力提升群众法治素养,推动精准普法工作走深走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构建全域网络  打通“最后一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的继承编,跟咱们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比如打印遗嘱、录像遗嘱等现在都算合法形式了,但得符合法定要件才有效。”10月28日,玉井镇以“法治护航家庭和睦”为主题,开展“送法进家庭”法治宣传活动。

  活动中,针对不同家庭的需求,精准划分宣讲重点:面向老年群体,聚焦赡养义务、防电信诈骗等内容,详解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核心条款;面向有青少年的家庭,通过相关典型案例,强调父母的监护职责和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法律途径,引导家长“依法带娃”;面向婚姻家庭矛盾多发群体,重点解读夫妻共同财产界定、离婚冷静期、反家庭暴力等法律规定,提升群众的法治素养。

  临洮县积极转变普法思路,重点围绕“向谁普、普什么、怎么普、谁去普”等核心问题,精准梳理涵盖覆盖面、形式内容、专业力量等方面的盲区与堵点71处。针对盲区与堵点,创新打造“1+3+N”模式,即以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统领,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公共法律服务延伸3大平台为核心,N种服务资源和力量为延伸的立体化、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341个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同时,创新开展“骑行普法”“上门送法”“上门公证”“逢集日”律师坐班等模式,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确保普法宣传无死角。

活化形式内容  提升品牌“吸引力”

  “咱们农村有句老话‘养儿防老’,那如果老人有儿有女,女儿出嫁后还需要像儿子一样来赡养老人吗?”9月29日,普法志愿者走进红旗乡富业寺村,开展《我问你来答》普法宣传,随机邀请群众,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参与互动的人员赠送普法礼品,提升普法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临洮县摒弃“一张传单讲到底”的旧模式,大力运用新媒体创拍和法治直播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讲法释法,拍摄发布《小临爱说法》《雅梅说法》《我问你来答》等普法宣传视频,邀请法官、法治副校长、各部门执法人员等开展法治直播,形成了“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亮点纷呈”的普法工作新格局。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开展“一月一主题”“法律十进”等活动210余场,编演法治情景剧20余部,品牌效应彰显成效。

建强专业队伍  法治服务“全覆盖”

  “同学们,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要涉足危险活动。如果遭遇问题,要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或警方求助。”10月14日,临洮中学邀请三名法治副校长为高一年级学生讲授法治课。法治副校长结合校园生活实际,围绕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电信诈骗、校园禁毒及校园安全等方面,用鲜活案例剖析不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以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临洮县教育、司法等部门协同发力,组建由政法干警构成的法治副校长人才库412名,累计开展“法治副校长”讲座32次,覆盖3万余人次,实现校园普法专业化全覆盖。创新司法协理员队伍建设,132人深入基层参与调解普法,受理法律援助案件95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379件,在定分止争中彰显了法治力量。送法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0余次,法治服务与保障效能凸显。全县依托基层群众议事活动,常态化组织会前学法80余场,积极开展开学季“领导干部四下基层”“百名干部带头讲法”活动64场次,成功将普法融入基层治理末梢。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