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10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定西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过去五年,定西市锚定各项重点工作目标,坚持苦干实干,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其中特色产业全链突破与民生福祉持续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亮点,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写下生动注脚。
两大主导产业实现“质”的跨越
“十四五”以来,作为“中国药都”“中国薯都”,定西立足特色优势,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两大主导产业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中医药产业方面,良种普及率从2020年的30%提升至40%,标准化种植率达84.8%,签约项目121个231亿元,中医药加工规上企业达到76户,全链产值突破500亿元;马铃薯产业“芯片”与链条双向发力,原原种生产能力从10亿粒提至18亿粒,加工能力达96万吨,“定西宽粉”单品产值突破50亿元,实现从单一淀粉制品到多元化产品的转变。数据显示,农民人均从两大产业获收入5493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4%,真正成为富民强市的“压舱石”。
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定西市坚持主动创安创稳,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较2020年分别下降33.3%、42.4%、55%,命案、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数分别下降57.9%、42.7%、32.2%。同时,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市场化改革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城市运管服务平台,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全覆盖,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凭借扎实治理成效,该市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禁毒示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群众幸福指数逐年提升
在民生领域,定西市将82.8%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向民生,群众幸福指数逐年提升。教育方面,新建学校45所、新增城区学位4.51万个,省级示范性高中实现县区全覆盖,定西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全市学前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9.84%、98.93%,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可及;医疗服务持续优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一次挂号管三天”等措施全面推行,县域内常见病就诊率达97.9%,居民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升13.2个百分点至67.5%,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全市投入运营养老服务机构57个,“结对帮扶·爱心定西”工程帮办实事4.68万件,7629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