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渭源县 “垃圾革命” 整村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召开以来,全县紧扣 “五年行动” 目标,创新采用 “五化” 治理模式,构建 “政府搭台、企业运营、社会协同、群众参与” 的人居环境治理新格局,为美丽渭源生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在锹峪镇镇区,智能环卫系统成为人居环境治理的 “智慧大脑”。当地建立 “机械清扫 + 人工保洁” 双轨机制,对背街小巷、河道沟渠实施 “分、收、运、处、巡” 一体化作业,让曾经的卫生死角焕然一新。上湾镇侯家寺村则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由渭源雪品环境科技公司管理运营团队带领网格员,对庄前屋后、背街巷道进行全覆盖保洁,率先掀起 “垃圾革命” 热潮。
四级网格管理体系的构建,让全域环境治理实现精准发力。渭源县设立 1 个县级总网格、16 个乡镇网格、218 个村级网格及 1583 个组级网格,配备 1583 名专职网格长,并布局 30 个村收集网格和 36 条垃圾转运路线,形成全链条治理机制。从分类投放、智能收运,到资源处置、常态巡查,每一个环节都在网格的严密管控下有序推进。
垃圾收运环节的智慧升级更是一大亮点。收集转运智能环卫车化身 “移动传感器”,安装 GPS 和智能车载设备,构建起 “公交式” 标准化收运体系。2 万余个垃圾收集容器加装智慧化 RFID 设备,实时监控垃圾收集点位、转运频次等数据。结合 “定点收集 + 预约收运” 双轨制,垃圾收运全程实现可视化、可考量。目前,全县日均处理垃圾量达 80 余吨,累计清运 438.1 吨。
“天空地网” 立体监测体系的应用,推动环卫作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 “一屏统管”,依托 “线下实体作业网格化 + 线上数据监管网格化” 管理模式,环卫作业和管理更加智能高效。同时,渭源县推行 “集中整治 + 长效管理” 双轨并行模式,利用物联网平台实现运输轨迹 “云追踪”、设备状态 “云预警”,并组建 “党员 + 网格员 + 志愿者” 巡查队,实现从 “突击清理” 到 “长效保洁” 的转变。
渭源县住建局负责人表示,“垃圾革命” 整村行动通过科技赋能和全民参与,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培育了绿色生活新风尚。如今,“院净家风美,数智乡村兴” 正成为渭源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未来,渭源将继续深化治理成果,让美丽乡村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亚雄 马晶)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