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锁龙乡:多元解纷做到“矛盾不上交”

发布时间:2025-05-13 11:56:26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岷县锁龙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为牵引,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拉网摸排全覆盖

  4月20日,村民岳某的党参地被村民买某家的牛踩踏,幼苗受损严重,岳某要求赔偿补种,双方产生激烈争吵。乡调解员了解到此事后,第一时间下沉田间地头,丈量受损面积、现场取证受损照片。经过“法理+情理”的双重疏导后,买某主动提出赔偿1000元,岳某也爽快答应,守护了乡村邻里情。

  锁龙乡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基层力量作用,针对婚姻家庭、婚恋纠纷、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摸排。依托“民情恳谈会”“田间办公会”“板凳会”“群众意见箱”,主动倾听民声、收集民意、体察民情,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同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4支,为年老体弱、困难群体提供卫生整治、临时救助申请等代办服务。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为每个村配备法律顾问,要求律师参与村级重大矛盾纠纷调解,提供法律咨询,为村民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问题。

多方联动聚合力

  5月7日,村民严某误以为王某将杂草倾倒在其家族坟头,遂在村内群众微信群中公开发表辱骂言论,导致双方矛盾迅速激化。锁龙乡组织包村领导、乡综治中心负责人及派出所民警成立调解专班,经过实地走访,确认王某并未向严某家族坟头倾倒杂草,矛盾源于严某的误解。随后,采取“背对背”沟通方式,对双方进行情绪疏导和法治教育,同时从乡风文明、邻里和睦的角度耐心劝解。严某最终认识到自身错误,主动向王某道歉,双方握手言和。

  锁龙乡整合乡综治中心、司法所、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派出所、综合执法所等资源力量,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室,用“小平台”聚合“大调解”。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采用“五会联动 五微联治”(村“两委”会、民事直说会、红白理事会、民事调解会、道德评议会联动,微平台、微网格、微服务、微积分、微榜样联治)的工作机制,通过带案下访、联合接访、困难救助等有效做法,聚焦力量,全力化解。今年以来,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已全部化解。

强化宣传筑防线

  “大家一定要牢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4月15日,锁龙乡政法委员、综治中心负责人走进锁龙九年制学校开展国家安全主题宣讲活动,讲解反电诈、预防校园霸凌、交通安全、禁毒等方面法律知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锁龙乡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治素养。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组建法律宣传、惠农政策宣讲、家庭教育等13支小分队,重点突出“传道德,学风尚”“传法规,学行为”等内容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深入挖掘群众身边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各种表彰宣传活动,发现群众善举,树立道德标杆,引导群众向上向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