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上营乡:良法善治赋能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5-05-12 11:28:13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临洮县上营乡创新融合文化惠民与法治建设,纵深推进“十百千”良法善治实践典型培树行动,全面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创新“五步议事”基层群众议事机制,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法治浸润 营造和谐乡村环境

“这个小品演得太真实了,高额彩礼确实给大家带来了不少负担,就应该抵制这种不良风气。”村民们纷纷表示。5月6日,上营乡“寻梦马啣鎏金花海・共筑上营法治新章”新时代文明实践暨良法善治典型选树活动正式开幕,开幕式上,乡干部自编自演的法治小品将法律知识融入文艺表演,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在文艺演出间隙,工作人员还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耐心解答群众的问题,结合真实案例,将安全、反诈、反邪教、禁毒等知识融入其中,让法治意识与安全理念浸润每个人心间。

上营乡以文化艺术系列活动为载体,将法治元素融入文艺展演、民俗活动及景观建设中,夯实法治文化根基。在村主干道打造花路花带和“法治文化墙”,通过“梅兰竹菊松”主题墙绘、法治标语等,营造“出门见法、抬头学法”的氛围。同时,利用“连心园”“叙事亭”等村民聚集地,组织普法小分队开展以案释法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引导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营造了和谐有序的乡村环境。

示范引领 劲吹崇德尚法新风

乡村邻里间的矛盾纠纷看似琐碎,却关系到乡村的和谐稳定。自全县“十百千”良法善治实践典型培树行动开展以来,上营乡结合“百名典型模范守法”行动,通过加大法治先进和道德模范选树,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尚法的文明新风尚。

宋玉林是上营乡窑坡村村民,也是村上的民事纠纷调解员、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作为志愿者,宋玉林带头组织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走进村民家中、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身边,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让村民从“被动学法”到“主动学法”,群众法治意识得到较大转变,法治乡村建设的氛围已蔚然成风。

上营乡把主动创稳作为平安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进一步整合驻村干部、村社干部、网格员、包村民警等工作力量,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起底、化解,规范排查、登记、化解、回访等闭环管理流程,全面落实“五级九天”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五步议事” 保障良法善治行动

3月10日,上营乡瓦窑滩村村民议事亭内热闹非凡,党员群众围坐一堂,围绕瓦窑滩村军马场建设、芍药种植等议题热烈讨论,现场举手表决、当场敲定方案……这是上营乡推行“五步议事”工作法的生动缩影。

自基层群众议事工作开展以来,上营乡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群众关切,创新“提、议、定、办、评”五步议事闭环机制,配套实施“五心服务”惠民工程,让“村里事”变“家家事”,保障良法善治行动落地见效。对议事中提出的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针对人居环境整治,通过“五包工作机制”整改问题50余条,拆除违建45处,美化庭院337户。每周例会通报整改进展,乡主要领导定期入村督导,通过“村内比、户内评”活动对比先进、查找不足。推动“群众提问题”与“组织解难题”双向奔赴,蹚出一条党群共治、产业共兴、成果共享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