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清水镇多元共治为平安建设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3-23 17:21:04     来源:法治甘肃网

多元共治为平安建设注入新动能 

——岷县清水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今年以来,岷县清水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细化工作任务,压紧压实责任,把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从源头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夯实平安建设根基,逐步形成了“中心吹哨、部门联动、信息互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深化隐患排摸 加大化解力度

  “谢谢你们,解决了我们的出行问题。”2月18日,清水镇村民罗某在自家墙角栽树,影响邻居出行,双方发生争执。了解情况后,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村干部将双方请到村委会进行调解。调解员以情服人,引导双方以和为贵。经过耐心劝解,双方达成协议,罗某挪了树的位置,让出出行通道,两人和解。

  清水镇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充分发挥镇综治中心“前沿哨所”的功能定位,坚持定期排查,主动排雷,积极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方式,抓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源头治理。严格推行“一警情三推送”“一诉讼两推送”制度,积极发挥村调委会、“林育虎调解室”“何丽霞法律服务室”作用,联合辖区派出所及司法所共同开展化解工作。截至目前,联合调处矛盾纠纷6起,排摸化解矛盾纠纷44件,调处成功率达到100%。

  构建线上线下安全防护网,集中深入排查以“养老”为名的各种涉诈问题和风险隐患,目前“金钟罩”反诈小程序覆盖率80%、“国家反诈中心”APP覆盖率85%,今年以来,电诈发案同比下降23.08%,防范电信诈骗工作成效显著。采取“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群众”的网格化方式,凝聚起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治理的强大力量。各村充分发挥协商议事室作用,通过党组织点、群众提、网络征等渠道,开展协商议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件。

多方协调联动 提高工作效能

  “食堂食物留样、餐具清洗、消毒等程序是怎么样的?”“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有无及时更新?供货资料齐全吗?”3月13日,清水镇腊梅小学食堂里,镇人大主席周继平向学校负责人询问。当日,清水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部分人大代表、镇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开展辖区校园食品安全调研工作,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全面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清水镇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社会治理成效。截至目前,开展安全生产检查3次,检查场所40处,发现问题隐患数2条,当场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联合派出所民警对全镇道路交通开展安全检查,排摸道路交通隐患点5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公共聚集场所、超市等的防火检查巡查和宣传提示力度,持续以群众性活动场所、老旧民房、上坟祭祀等火灾隐患突出点和时段为重点,全面督促落实灾害防控措施。完善防汛等自然灾害预警应急和防治救助体系,组织群众开展综合应急演练。

强化宣传教育 夯实创稳基础

  “同学们,在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及时与家长和老师沟通,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做到 ‘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3月7日,清水镇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司法所走进清水初中,开展反电诈、禁毒、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全方位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清水镇强化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各村村民议事室、乡村“大喇叭”、进村入户、发放宣传手册、公众号等形式,线上线下齐推进,不断提升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工作提质增效,增强居民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意识和能力。今年以来,镇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先后开展“法治八进”宣传活动3场次。树牢乡村干部“懂法用法”法治理念。同时,聚焦群众关心的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移风易俗、邻里纠纷等民生实事,总结提炼涌现出的好办法、好经验广泛全面宣传,让群众得利得惠,通过实事叩开群众心扉,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