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岷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源头预防矛盾、就地化解纠纷为重点,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筑牢社会治理根基,夯实主动创稳底板,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口前移 拓宽信息收集渠道
9月25日,正值药材采挖季,梅川镇方家山村两户村民因为土地边界问题发生争执。双方互不相让,情绪非常激动。网格员闵张合得知后,赶到现场了解情况,随后找来村里的老干部和有威望的村民一起调解。大家一边苦口婆心地劝说,一边重新测量土地边界,不大一会儿就妥善解决了双方争议的问题,促使二人握手言和。
岷县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主动创稳的重要抓手,坚持排查在先、关口前移,积极了解群众诉求,不断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线索。
“我们抓牢‘预防、排摸、化解、回访’四项措施,依托各级综治中心,充分运用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五级九天’排查化解机制,有力有序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岷县综治中心主任后忠介绍说,目前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200余件,调处成功率100%。
三调对接 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真的感谢你们,案子调解成功,我们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3月19日,两件健康权纠纷在岷县综治中心被成功化解,原告代理人感慨地说。
2023年12月7日,曹某甲、曹某乙、郝某在某饭店喝酒后因琐事与服务员李某、温某发生纠纷,致李某、温某受伤。2024年3月1日,李某、温某分别向岷县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曹某甲等三人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费用。县法院对接县综治中心进行诉前调解。经过调解员耐心劝导,双方达成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
岷县将“一诉讼两推送”“一警情三推送”制度与诉调对接、警调对接有机结合,全面建立县、乡镇综治中心与法院(法庭)、司法局(司法所)、公安局(派出所)诉调、警调对接工作机制,在法治轨道上将适宜诉前调解的矛盾纠纷和纠纷类警情导入综治中心,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的“集散地”,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积极探索开展访调对接工作,尝试性地把矛盾纠纷类信访事项导入综治中心进行化解。
今年以来,县法院共受理民商事及行政案件3738件,诉前委派调解5896件,调解5618件,调解成功4380件,分流率、成功率分别为61.2%、80%;警调对接352件,化解341件,成功率96.9%:访调对接18件,全部成功化解。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