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大家叫到家里来开个小会,主要是为了村里‘好儿媳’‘好婆婆’评选的事,大家都说说意见建议,咱一起评,选出最合适的人选,把好事办好,办到大家心坎上。”9月25日,在北城铺镇中关村村民李萍家中,一场炕头会正在举行。
中关村炕头会这一接地气的议事形式,是北城铺镇多举措开展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通渭县北城铺镇坚持把协商议事融于基层治理当中,通过群众乐于接受的板凳会、炕头会、村民代表会等协商议事方式,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力推进了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北城铺镇积极探索推行“接地气、不俗气、效果好”的协商议事方式,以19个村为单位,发挥村“两委”、老党员、村民代表及乡贤人才、致富能手等优势开展板凳会、院坝会、村民代表会、炕头会等多种方式的协商议事活动,将协商议事活动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工作相结合,让协商议事活动更接地气,群众更爱参与,议事更有效果,真正实现了群众的事情让群众商量着办,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了乡风文明不断改善。
据北城铺镇政协委员工作站负责人介绍,该镇以协商议事为抓手,以解决基层治理中的“急、难、愁、盼”为重点,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协商议事解民忧、促和谐、聚民心、顺民意的作用,让协商议事成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和“助推器”。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