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打造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为一体的“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新模式,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政治引领,筑牢治理“原动力”。聚焦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无盲区”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对网格内村民全覆盖、全方位动态管理和服务。共划分村级网格35个、社级网格288个。结合乡村振兴,定期入户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及法律法规,听民声、解民难,及时排查调处群众反映的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自治夯基,提升治理“自发力”。建立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红黑榜”“积分制”等自治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民知情大会制度,坚持“自治、自理、自建、自享”治理模式,培育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建立老党员、退休老干部、乡贤等为成员的人民调解队伍,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在基层,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今年以来,全镇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128件。
法治保障,强化治理“硬实力”。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建成以法律顾问、镇村社三级干部和帮扶队全体成员为骨干,党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为辅助的普法宣传队伍。全力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全镇35个村聘请“法律顾问”。今年以来,全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40场次,举办法律课堂36场次,形成了遇到矛盾找法、处理纠纷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
德治教化,夯实治理“软实力”。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积极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儿媳”等评比活动,推动道德引领、规范约束功能,形成德治教化特色。引导群众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守规矩、崇和善的生活,为成功化解各类信访矛盾奠定坚实基础。
智治支撑,优化治理“聚合力”。积极推进“互联网+”乡村治理模式,依托“数字内官”信息平台,做强数据信息来源采集,建立全镇人口信息数据库,收集上报网格排查情况。同时,通过24小时值班制度,实现风险隐患智能感知,做到矛盾纠纷感知在先、防范在早、处理在前。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