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定西市把“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统筹校内“减负、提质”与校外“规范、治理”,以多角度、多层级、全方位的督导,持续推动“双减”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坚持系统设计带头“督”
增强改革“凝聚力”
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贯彻“双减”文件精神,成立“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持续加强工作统筹调度。印发《市对县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细则》《关于强化督导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定西“双减”督导工作方案》等,明确“双减”督导重点、督导方式、时间安排等关键环节,将“双减”工作情况及实际成效作为对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督过程、督进度、督结果,确保“双减”工作纵深推进。
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督”
激发攻坚“战斗力”
着力构建“双减”工作常态化督导工作体系,压茬推进“双减”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市教育行政部门成立24个督导组,对全市78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双减”情况进行了全覆盖督导。采取县区交叉互检的方式,深入98所学校、24所校外培训机构,归纳总结“双减”工作存在的问题、亮点做法。先后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护苗”“平安消费”“安全守护”等3次专项行动,随机对各县区校外培训机构无证办学、隐形变异、超范围经营、违规收费等问题进行抽查,并及时反馈问题,推动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全市实现义务教育学科类机构压减100%,271所机构全部完成机构信息审核、学员信息录入和预收费资金监管工作。
坚持责任督学持续“督”
提升基层“行动力”
开展“双减”工作一月一督导,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双减”工作督查要点,明确督导要求,梳理问题清单,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督促整改。“双减”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派出责任督学1473人次,在一线查找问题、研究对策、疏解“难点”“堵点”。聚焦作业管理机制建立、课后服务管理两项重点内容,对投诉多、任务重的县区进行调度指导,推动落实主体责任,补齐工作短板。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作业设计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实现“一校一案”提供“5+2”课后服务全覆盖,学生自愿参加率和教师参与率均达100%。
坚持问责问效震慑“督”
构筑长效“续航力”
对落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工作不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虚假宣传、违规招生、违规收费、隐形变异等情形进行依法问责。建立“双减”工作通报制度,2022年以来,市级下发督查通报4次,市、县区教育督导部门共印发“双减”督办单163件、通报25次、约谈33人次。各县区将责任督学“双减”经常性督导结果和问题整改情况、专项督导检查结果纳入公办学校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和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年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燕国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