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殪虎桥镇持续创新社情民意收集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

发布时间:2024-01-05 15:43:44     来源:法治甘肃网

说出实心话 议出管用事

——漳县殪虎桥镇持续创新社情民意收集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辉 通讯员 李淑娴

  “社情民意收集工作开展之初,主要是为了让矛盾纠纷有人理、有人接,大伙议、众人评,顺民心、尊民意。”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群众的关注点改变,渴望得到解决实际困难的想法越来越强烈,我们社情民意收集工作也应时而变,顺势而为。”

  近日,一场有关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大讨论,在漳县殪虎桥镇如火如荼进行。

  去年以来,殪虎桥镇每月开展社情民意收集工作,抓住良机、调动资源,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善用法治思维

让百姓看得通通透透

  殪虎桥镇三牌村召开社情民意收集会化解矛盾纠纷,讲究的是先把调处矛盾纠纷的法律依据找出来,让群众跟着法治“找说法”,遵循法治搞监督。

  “每村开社情民意收集会,我们都坚持会前学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去引导村民发表意见,参与其中,行使权力。群众全程经历了,之前的许多质疑也就慢慢打消了,社情民意收集工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社情民意收集工作秉持依规而行,循法而办,效果就是村民明白、干部清白。”三牌村党支部书记赵爱有说道。

  自社情民意工作开展以来,为及时有效解决村民矛盾诉求、维护辖区和谐稳定,三牌村深入实践“枫桥经验”,形成一套以“说、议、办、评”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治理闭环运行机制探索出一条以议事协商凝聚民心,实现共治共生、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激活骨干力量

把问题讲得明明白白

  随着社情民意收集工作越来越接地气,群众不再瞻前顾后,而是大胆敞开心扉,一吐为快。社情民意收集日趋深入的实际情况,一改以往村干部现场“接招”的惯例,动员“法律明白人”“红白理事会”“网格员”等各种骨干力量加入其中,力求集思广益,让社情民意收集站解决问题更精准,更具可操作性。

  吴家山村持续有群众反映部分村民占用村上主干道有晒麦草和凉药材现象,村上道路交通存在隐患,对交通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极易引发矛盾纠纷。吴家山村社情民意收集小组前往涉及的65户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将整治抢占田间道路的问题定为社情民意收集议题。

  社情民意收集站现场,村民们围绕如何整治、怎么监督、如何管护道路等问题踊跃发言,在场的老党员、“乡贤”能人当即带头从自己做起,从家庭查起,一方面向村民征集处理此类问题的好主意,一方面则是反躬自省,表态如有占用现象坚决整改,并带头对田间路进行了彻底整治。

  “社情民意收集站以‘事有人管’为出发点,以‘事要解决’为落脚点,构建精准‘说事’架构,形成议事机制。修建协商议事厅,调动老党员、致富能人及有一定威望的乡贤组建社情民意收集‘智囊团’,使社情民意收集工作成为了连接党支部与群众的桥梁。”殪虎桥镇党委书记姜玉红介绍道。

注重吐故纳新

使制度走得踏踏实实

  殪虎桥镇社情民意收集工作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每月5号为全镇社情民意收集会议召开时间,固定召开一次。其他时间可根据需要,按照急事急说、特事特说的原则,随时组织召开。对于说事地点,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村级议事场所、田间地头等作为议事地点,现场解决问题。以村级说事“大平台”、网格说事“微平台”、以案说事、现场说事为主要形式,通过固定日子集中说、干部联户上门说、急事要事现场说,让群众说出诉求,说出心结,说出疑惑。突出群众主体,做到大事大说,小事小说,有事即说。在议事方法上,采取“六步议事法”,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办理难度,对事项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实行简易事项现场处理、一般事项协调处理、重大事项上报处理、紧急事项前置处理、专业事项专门处理、对公事项提级处理,全面构建上下联动的问题协调处理机制。

  在议事流程上,采取“常态听、实时查、经常议、限时办、公开评”五步工作法,让“观众”成为“主角”,主动说事、集体议事、相互评事,参与到共谋共建共管中,真正将矛盾及时处理,高效化解。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