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社区社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不断凸显

发布时间:2023-12-25 10:43:44     来源:法治甘肃网

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提升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定西市社区社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不断凸显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何明霞

  近年来,定西市不断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力度,围绕健全培育发展机制、优化布局结构,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质量和服务能力,社区社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不断凸显。

高站位强引领 构建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平台

  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搭建“1+1+1”培育孵化基地。建成200平方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双孵化”基地,申请市财政列支10万元运行经费,将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过程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已培育孵化社会组织23家,孵化党组织15家。

  由定西市长征精神研究院负责在通渭县精心打造红色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全市社会组织提供红色教育场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先后服务社会组织239家,受益党员1400余名。

  建成定西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重点围绕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挖掘乡村文化等方面,对市县民政局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共计100余人开展现场研学3场次,引领全市社区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市已备案社区社会组织2448家,其中登记169家,备案2279家,建立社区社会组织支持平台89家,全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势头良好。

聚优势强服务 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服务能力

  广泛调动社区居民和多方主体参与,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精准服务民生需求。积极开展“邻里守望”“共创平安”“文化铸魂”系列活动200场次,引导群众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有力回应了基层需求。渭源县航新春雨公益服务中心实施的“焕新乐园”项目,为6至16周岁200名低保家庭儿童实施了从环境到心灵的关爱帮扶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30万元,受益人数800余人。

  精心打造社会治理示范项目,重点开展社区建设、民生公益、养老服务等30个基层治理项目,同时推进服务项目从“小微”向“品牌”转型,打造了26个群众认可、常态长效的服务品牌。通渭县向阳社会公益服务中心实施的书画慈善拍卖“向阳助老”项目募集资金25万元,受益群众3000人次。

  精准调解一线矛盾,探索多元主体参与协商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动员120家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充分发挥内部矛盾排查、预防、化解作用,做到“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乡”,实现问题不上交。累计开展议事协商活动1800场次,参与群众20.1万人次。

健机制强示范 激发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动力

  制定《定西市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2021-2023年)》,不断完善全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各县区支持5家以上社区社会组织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的示范点,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在村居委会和驻村帮扶队的领导下链接资源,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在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中,专门制定登记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评估标准,对7家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等级评估,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有力提升了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标准,推动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长效机制。

  组织定西市成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安定区内官镇东岳村打造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已建成含秦腔馆、书画馆、武术馆、儿童空间、东岳文创和惠农乡院合作社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公共服务基地,有效整合发展资源,培育乡村社区社会组织,积极链接资源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