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畅通诉调对接“主赛道” 跑出多元解纷“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12-21 10:03:15     来源:法治甘肃网

  “真是太感谢了,本来我以为打官司很麻烦,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景某向调解员连声道谢。近日,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经过岷县综治中心调解员调解后,当事人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今年以来,岷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建立县、乡镇综治中心与同级人民法院(庭)、司法局(所)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将适宜诉前调解的矛盾纠纷导入综治中心,通过多元解纷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外、化解在诉前,最大限度节约司法资源、减轻群众诉累。

加强组织领导 高位谋划推动

  县委政法委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方案》《岷县诉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成立岷县诉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矛盾纠纷诉源治理暨诉调对接工作推进会,推动解决矛盾纠纷大量进入诉讼程序、基层组织排查化解相对较少的“倒金字塔”问题,形成党委领导、各方参与、协同联动、集约管理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建强对接阵地 充实调解队伍

  根据“1厅+N室”的要求,县综治中心设立接待大厅和诉调对接室、司法调解室、综合调解室、速裁审判庭、心理疏导室、法律服务室、分析研判室等功能室。县法院在县综治中心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选派3个调解团队共9人入驻,指导和开展矛盾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提供便民服务。县司法局指派2名工作人员、2名调解员、2名律师入驻,做好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工作。人社、公安、住建、自然资源各1名工作人员常驻,2名心理咨询师、10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随叫随驻。

畅通对接机制 实现应调尽调

  县法院对当事人起诉到法院并自愿在登记立案前调解的民商事矛盾纠纷、登记立案后又同意调解的矛盾,第一时间对接县综治中心,县综治中心根据矛盾纠纷的类型向调解团队、调解员、调解组织交办,限期一个月进行调解。对无法联系当事人、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经调解无法达成协议的及时将相关材料退回县法院,进入诉讼程序。对调解成功有执行标的的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给群众吃下“定心丸”。对群众主动找综治中心调解的矛盾纠纷,积极登记、交办、调解,调解成功的进行司法确认,多次调解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引导进入诉讼程序,形成综治中心与法院互联互通的良好局面。(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