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岷县西江镇持续探索以基层基础为支撑、共建共治为方式、惠民利民为根本的治理模式,突出“四个坚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认真解决好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坚持广泛宣传
以村为单位,成立21个“法治工作联动站”,定期组织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中心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讲和法律服务活动。包村领导每季度到村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讲党课活动,用好镇村干部朋友圈、乡村大喇叭、LED显示屏等载体,开展好“政策赶集”“田间宣传”等活动,以接地气、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让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坚持为民办事
创新机制优化共治共享,聚焦“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明晰”,以“一组三长十机制”为基础,创新实施治理模式,有效形成多维联动、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用脚步丈量民情、收集民意,把问题清单化、责任化、具体化,明确完成时限、责任领导、责任人,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同时,用好“知心大姐谈心室”“乡贤馆”“唐家川村综合教育基地”,以“五亮身份”(亮身份、亮职责、亮电话、亮承诺、亮形象)促为民办事,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21个,为300余名党员设岗定责,为群众办实事好事600余件。
坚持综合治理
坚持将矛盾纠纷化解分片包干到人,压实工作责任,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镇组建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工作专班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班。全面推广以“小微权力清单、村级事项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为主的“清单化”治理方式,提高办事效能;充分运用“甘快办”“智慧岷县”等智慧资源,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综合运用“人机结合”与“铁脚板+敲门行动”的方式,抓预防、抓化解、抓稳定。
通过“党建+文明实践”“党建+积分管理”“党建+平安建设”,有效解决乡村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高质量追赶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坚持源头治理
充分发挥各村党支部“前哨”作用,聚焦党建引领“五治融合”,将“镇党委(镇政府)—行政村党组织(村委会)—网格党小组(村民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组织体系有机嵌入基层治理,探索构建党委领导、专班负责、制度约束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联动排查、归口管理、分流交办的治理化解体系。(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