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议事“小平台”基层治理“大合力”
——漳县殪虎桥镇搭建村级议事平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王 辉通讯员李淑娴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今年以来,漳县殪虎桥镇自开展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以来,把协商“触角”延伸到基层群众最为关切的领域,探索出了一条以基层协商民主服务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搭建村级协商议事“小平台”,多方联动村“两委”、综治中心、派出所、网格员等多方“大合力”,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搭建平台,让协商议事“实”起来
“扎麻沟社是咱们村的主要通道,水毁路不修,实在影响大家的出行和生产。”
“现在是农忙时节,去地里的车辆来来往往的,走在这样的路上太不安全了。”
“扎麻沟社这条路出现了水毁情况,村子里别的路是不是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我建议对全村的路都检查一遍。”近日,殪虎桥镇吴家山村协商议事会以“农村道路大检修、群众出行大保障”为主题进行了协商。吴家山村召集议事会成员、党员代表、乡贤代表等40余人参加协商议事会,大家聚在一起,共商对策。一次次坦诚的发言,一条条宝贵的意见建议,在协商讨论中逐渐凝聚成共识。
完善机制,让协商议事“顺”起来
“自从村上成立了协商议事会后,我参与村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就多了,其他村民也陆陆续续参与其中,都觉得协商议事会确确实实能解决实际问题。”东桥村村民漆随娃说。
基层治理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构建群众参与、多元协商、群策群力、共驻共建的工作思路,让群众在协商中成为主人翁,共同画出基层治理最大同心圆。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科学研判,分类处置。“小矛盾”交由网格负责,网格员上门做好群众解释和矛盾调处工作。镇党委集中精力关注“痛难点”问题,并纳入社区协商议事专题,联动相关部门形成合力,解决问题。同时,积极推行“收集、议事、对接、反馈”全链条闭环机制和“24小时内响应机制”,由专人负责全流程跟踪问题处置的实时进展情况,对问题处置不及时、推诿扯皮的情况进行通报,对已处置问题及时跟踪了解成效,形成问题闭环管理。
汇聚合力,让协商议事“强”起来
“自从有了议事协商会,大家就有了‘老娘舅’,烦心事有地诉、苦也有处说,心里敞亮着哩!”龙架月村王红霞激动地说道。
开展协商议事活动,有平台议事是前提,有力量参与是根本,殪虎桥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注重汇聚多方合力化解各种矛盾。每季度镇综治中心主任组织牵头,联合人大代表、下沉委员、政协委员、乡贤能人、党员代表、片区民警、法律顾问形成“1+N”的基层治理队伍。同时,拓宽群众诉求渠道,每周开展一次“民情直通车”进村社,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深入挖掘小区能人、贤人、达人,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引导居民群众依法依规合理表达问题诉求,营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自治氛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