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洮县八里铺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改革创新“五治融合”新机制,积极探索“536”工作法,打通乡村治理新路径,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治”融合共推治理新局
坚持政治引领、自治主导、法治为本、德治教化和智治支撑,深化“四议两公开”决策议事机制和村规民约等措施,推行镇综治中心1+N模式,整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庭、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力量,落实“一警情三推送”“一诉讼两推送”“五级九天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依托“数字乡村”建设,运用陇情e通和临洮e网通等智治信息平台,积极构建覆盖村社、一体化管理、实战化运行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确保群众安全提供保障。
党建引领聚焦“三委治村”
倡导村党支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村委以落实村民自治为主责,村监委以独立行使监督权为主业,形成支委决策、村委执行、监委监督的三权制衡、协调配合的村务管理体系。重新划分网格并统一编码,做到“一网一员”。全镇共划分设置网格31个,聘任31名专职网格员,选聘18名创稳网格员,146名网格辅助员,发挥“八员”(采集员、收集员、排查员、化解员、监测员、代办员、宣传员、引领员)职责,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的优势,实现“一个网格一面旗帜”,形成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六会理事”共促社会稳定
建立民事调解、红白理事、孝老敬亲、环境保洁、道德说教、治安保卫等“六个理事会”,健全“六会理事”机制,聘请为人正直、威信较高、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退休老干部、致富能人、乡贤绅士、部分村“三委”干部及村民代表担任理事会的会长或理事成员,制定理事会规章制度,深入开展治理高价彩礼、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积极培育农村良好的民风家风乡风,“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局面进一步形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