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峡湾乡:“345”工作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发布时间:2023-11-03 09:19:44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定西市安定区石峡湾乡统筹各方资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探索“345”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夯实“三个平台”强基固本

  打造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建设集群众服务大厅、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法律服务室等功能科室于一体的“枫桥式”综治中心,健全制度机制,不断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指挥、一体化运行、高效化服务”。

  健全“全科网格”服务管理平台。科学设置网格,按“一格一员”标准配备11名网格员,73名网格辅助员,及时响应群众诉求,为群众提供精准高效服务。

  推进智慧平台应用。全面强化对陇情e通和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的运用,将事件实时采集、信息报送作为网格员必备的技能。推进技防设施延伸,为主动创稳提供智能支撑。

紧盯“四个关键”全域创稳

  紧盯信息引领、风险隐患排查、突出矛盾问题化解和提升精准普法实效“四个关键”,推进各项工作见实效。发挥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的“前哨”作用,坚持定期研判、专题研判、综合研判,做到敏锐感知、因势而动、全面搜集、精准预警、有效处置。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建立落实风险隐患月排查、月研判、月销号机制,确定完成时限,有效防范化解。截至目前,全乡共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97件,已整改94件。

  严格落实“五级九天”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机制,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化解在萌芽。全乡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1起,调解成功率100%。扎实推进主动创稳精准普法宣传活动,邀请宣讲团成员宣讲8场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4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2000余份。

深化“五治融合”激发活力

  在工作中,全乡积极构建“政治强引领、法治强保障、德治强教化、自治强基础、智治强支撑”的“五治”融合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全力筑牢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和维护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八五”普法,全面普及《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让群众学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益;创新实践“党建+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品牌,大力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环境整治当先锋”系列活动,组建志愿者服务队12支,开展各类服务群众活动110场次,服务群众2600余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今年以来,评选区级文明村1个、文明家庭2户、“美丽庭院示范户”2户、“好婆婆好媳妇”6名、五星级文明户22户;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事典型事迹宣传、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等活动,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