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张万昌进行书法创作,吸引书法爱好者前来欣赏。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数通渭”。8月16日至22日,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分项活动——第十二届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在通渭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家们齐聚通渭,以墨相赠,共赴一场翰墨飘香之旅。
在通渭县天象文化综合体西裙楼二楼,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通渭县政府主办的“第二届‘时代中国’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甘肃通渭巡展)”正在火热进行。三楼是通渭县政协书画院首届主题展,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绝,遇到喜欢的作品还和结伴前来的人交流探讨。
在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一家画廊连着一家画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齐聚通渭,切磋交流、相互学习。
“现在,家里的开支全靠书法工作室。”张万昌是通渭县以经营字画为生的农民书法家之一。他从小就爱写字,在种地和打工之余,经常在家练字,渐渐有了名气。2016年,在悦心国际书画村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在通渭县,无论是宾馆,还是饭店,墙上随处可见悬挂的字画。不少农民扛起犁头是庄稼把式、拿起笔杆是书画艺人,形成了“锄含云水笔含墨,耕罢梯田耕砚田”的“通渭现象”,书画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特色支柱产业。
近年来,通渭县充分发挥“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品牌优势,大力实施“文旅名县”战略,积极创建全国“书画+农耕文化休闲旅游基地”,全力打造红色圣地游、陇中风情游、书画采风游、温泉度假游“四大品牌”,建设“通渭•中国书画名城”、温泉康养小镇、马营梯田古镇、榜罗红色小镇等景区,打出了一系列书画文化产业“组合拳”,使书画文化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让“书画名城•康养通渭”享誉全国。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