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帮我们及时化解了纠纷。”7月4日,群众马某将一面写着“调和纠纷不平事,解开纠纷千千结”的锦旗送到襄南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手中,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今年以来,通渭县襄南镇以推进社会治理为支撑,以防范化解突出矛盾风险隐患为着力点,多措并举推进主动创稳行动,将影响社会和谐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建设平安襄南保驾护航。
筑牢防线 夯实稳定根基
今年6月,马某和邻居因倾倒垃圾发生争执,经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帮扶队和村两委的联合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襄南镇成立镇级调解委员会1个、成立村级调解委员会19个,形成了以综治中心为枢纽,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联动,村级调解委员会为补充、社会力量参与的上下联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多元调解机制,构建了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深入开展矛盾大排查、纠纷大化解、基础大夯实三大行动,全面摸清底数。镇村两级每月开展一次集中接访活动,努力提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和信访积案清零率。按照“稳情绪-拉家常-听诉求-查实情-讲政策-作答复-定结论”的工作思路,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强化治理 优化治安环境
襄南镇在19个行政村、9个镇直单位和3所中小学设立警务室并确定治安信息联络员,对全镇治安乱点、集贸市场、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多轮次进行排查整治。严厉打击网络新型电信诈骗,扎实开展禁毒工作,加强反邪教宣传,全面净化了社会环境。同时,以主动创稳“六大工程”和“六大行动”为抓手,构建服务、防范、治理、打击、塑造一体化工作格局。深入推进“零命案”乡镇、“零发案”村创建工作和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家庭等平安创建活动。
夯实基础 厚积发展动能
7月21日,襄南镇利用民俗节会有利时机,向群众讲解民法典及预防养老诈骗、安全生产及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律知识,使法治宣传更加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在加大普法力度的同时,不断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推动法律服务向村社延伸,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和村社干部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建立健全上门送法机制,推行主动式、精细化、保姆式法律服务,有效提升群众应对各种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开展“枫桥式综治中心”创建活动,推进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建设提档升级。拓展窗口服务功能,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制作了襄南镇全景地形沙盘,为应急、防灾减灾等工作的开展提供直观的决策依据,每月开展一次分析研判,实现对各类安全风险的实时感知,动态预警、联动处置,全面提升镇综治中心实战应急能力和整体效能。(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