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食堂”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3-07-17 10:11:59     来源:法治甘肃网

  每到中午时分,漳县金钟镇大车厂村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准时来到村里的“爱心互助食堂”,志愿者把一份份免费爱心午餐端上餐桌,老人们边吃边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解决留守老人“吃饭难”问题,2021年9月以来,金钟镇大车厂村在帮扶单位县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下,筹措资金建立“爱心食堂”,组织志愿者做饭做菜,让村里的10多位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免费享用爱心饭菜,既解决了留守老人和困难群众的吃饭问题,又消除了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

  “家里的孩子去深圳打工,老伴也去世多年,现在家里就我一个人,村里办了爱心食堂后,每天都有热饭热菜,真正解决了我的大问题。”80多岁的留守老人李怀玉感激地说。

  50多岁的村民张某是一位重度残疾人,他母亲已经90多岁了,还要给儿子张某做饭,吃饭成为他们最大的问题。考虑到这些出行不便的残疾人,大车厂村采取“食堂就餐+上门送餐”模式,驻村帮扶队员化身“送餐员”,常年坚持对这些出行不便的残疾人和卧病在床的群众上门送餐。

  为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众,目前,大车厂村的爱心食堂已提升为“爱心互助食堂”,采取“村里补一点,户里出一点、帮扶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自己种一点”的“五个一”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化解困难。为了降低运行成本,驻村帮扶队员、党员志愿者、留守老人一道参与,建成了“爱心菜园”,不但为食堂提供新鲜绿色的蔬菜,也改善了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治理提升。

  “爱心食堂”运行两年来,带动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慈心善举,成为凝聚人心的新阵地。由于“爱心食堂”的示范引领,村里的孝善之风蔚然兴起,逐步形成了德治、善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了“零上访、零投诉”, 激活了乡村治理新格局。(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