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福星镇下好主动创稳“先手棋”

发布时间:2023-06-29 15:54:28     来源:法治甘肃网

社情民意“码”上扫  “急难愁盼”马上办

——陇西县福星镇下好主动创稳“先手棋”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近日,陇西县福星镇以社情民意“一码通”为载体,结合“六单”工作法,积极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通过小小二维码实现党群服务、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环境整治等服务延伸到村、到户、到人,实现一码治理、一码统筹、一码兜底民生实事,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巡单”到“点单” 精准收集民情

镇村党员、村社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多方联动,结合当前重点工作,通过线下主动“巡单”线上受理“点单”的方式,进村入户发放社情民意“一码通”二维码,收集群众真实需求,做好走访日志记录、常态化跟踪服务。同时,将社情民意“一码通”发送至微信工作群、网格群等平台。群众只要有问题,随时都可以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扫描二维码,然后填上姓名、联系方式、所在村社等信息,并如实填写想要反映的社情民意具体内容,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发出“需求订单”。群众有什么需求,村社就提供什么服务。构架了“传统与网络、线上加线下协调发力、同频共振”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接单”到“派单” 精准满足民需

以镇综治中心为“接单”点,对群众需求进行分析,逐一罗列梳理问题,列出项目清单,把群众反映的需求变成“服务订单”,由镇综治中心进行研判,依据不同类型定向派送到相关站所及对应村,实现精准对接,及时把群众“点单”需要的服务,通过“派单”方式发出去,让“我为群众办实事”既能“走出去”,也能“走进来”,更能“常态化”。

“送单”到“评单” 精准服务群众

镇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上门为空巢老人、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及行动不便的群众等特殊群体“送单”,提供做家务、政策讲解、心理疏导、缴纳医保、调处矛盾纠纷等不同类型的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订单服务完成后,“点单”的群众对服务进行“评单”。坚持尊重群众意愿,由镇综治中心进行回访,评估每一单的实际效果,根据实际不断改进和完善“六单工作法”,实现了从发现、办理、回访、巩固、评判的事件全流程闭环办结模式。

福星镇通过社情民意“一码通”实现了让群众不见面、全天候、随时随地反映问题的渠道,在极大方便群众的同时,实现了群众诉求“码”上办理、治理效能“码”上推进。截至目前,共发放、张贴二维码1000余张,群众“点单”70件,综治中心“派单”40件,各站所、各村“接单”40件,成功化解办结40条,实现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