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联动”为群众幸福“加码”
——岷县西江镇探索推行精细化治理新模式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今年以来,岷县西江镇从细微处入手,探索推行“三长联动”精细化治理新模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由量变到质变、由质变到蜕变、由蜕变到蝶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准精细治理 “粗线条”蝶变“微服务”
“上门调解矛盾纠纷、规范园区停车、及时清理垃圾……”5月22日,在西江镇唐家川村协商议事室内,全村的“路长、巷长、户长”认真填写了自己对村庄精细化治理的意见建议。
“我们邻里之间都非常熟悉,平时通知大家打疫苗、取药品、报名单的时候,如果微信群里没回应,我就直接上门通知了,很方便。”唐家川村党群中心路路长唐显康说,能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有成就感。
如今,唐家川村共有路长6人、巷长12人、户长36人,形成“户长发现、巷长收集、路长吹哨、‘两委’响应、协同处置”的工作体系,让乡村治理“粗线条”蝶变成“微服务”。
多元共治 “独角戏”演变“合唱团”
西江镇富康村户长包俊科细心收集并处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闲暇之余,他还会学习相关的惠民政策,提升业务能力。
“听、理、劝、退、合”,是富康村调解纠纷的“五字诀”。包俊科针对村里部分群众的用地纠纷、邻里冲突等,将说事地点搬到村头巷尾和田间地头,经过不断的劝说调解,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纠纷。
“除了调解矛盾纠纷,我的工作就是入户走访,为大伙儿宣传政策法规。最近,我挨家挨户了解卫生厕所建设情况,宣传卫生厕所建设的补助政策和具体标准,并配合镇村干部验收。”包俊科说。
“三长联动”模式将乡村治理和政策落实、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工作有效融合,通过民主协商、多元调解、积分治理等多元共治方式,让乡村治理“独角戏”演变成“合唱团”。
健全机制 “等靠要”蜕变“讲究人”
“讲究”是岷县方言中形容一个人干净整洁,且做人本分、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充满正能量的意思。
走进西江镇浦洞村“讲究人家”温永康的院落,农具和生活用具摆放有序,院子里一畦菜地,时令蔬菜绿意盎然,窗明几净,生机勃勃。
“现在大家都自觉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村庄变美了,心情都变得舒畅了。”温永康笑着说,“去年我家还被村上评为‘美丽庭院示范户’,自己感觉很有‘面子’。”
如今,越来越多的西江镇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日子越过越“讲究”。
西江镇通过推行“三长联动”模式,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等志愿者,向群众宣讲政策法规,培育乡村文明乡风,让更多的群众从“等靠要”蜕变为“讲究人”。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