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主动创稳行动开展以来,定西市部署开展多个具体行动,主动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人民调解方式、前置行政争议调解程序、深入推进精准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源头治理,推动主动创稳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提质增效,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
立足“前端预防” 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行动
定西市把矛盾化解的“指挥部”和“主阵地”下沉到村社,建立各级人民调解组织2172个。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预警、跟踪研判、依法调解、回访评估等制度,建立台账,动态跟踪。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2607件,调处成功2595件,调解成功率99.5%。同时,在全市735个调委会探索推行“随手调”“及时调”试点,做到简易纠纷早发现、早化解。
突出“和解调解” 开展行政争议全面化解行动
全市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在政务服务中心增设行政复议窗口,实现“一窗口”受理和“一扇门”服务,已受理行政复议案件80件。把调解和解作为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前置程序,构建“1+N”多元调解化解机制,坚持“调解优先、能调尽调”。同时,会同兰铁运输法院建立巡回审判制度,成立定西巡回审判点,公开开庭审理全市行政复议诉讼案件10场次,组织执法人员参与旁听,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着眼“创新创优” 开展精准普法宣传教育行动
定西市制定分领域精准化普法工作指引,推动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过程。建立“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考评机制,对79个普法责任单位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实行月考评季打分,倒逼普法主体单位责任落实。同时,做优普法新媒体,建强普法新阵地。建成以渭源县元古堆村法治文化广场、临洮县岳麓山宪法主题公园、洮河法治文化公园等法治文化实体阵地2204个。
围绕“安全稳定” 开展重点人群监督管理行动
市县乡三级成立社区矫正委员会130个,市县司法局设立社区矫正管理局。健全完善信息核查等制度,推动刑满释放人员社会救助和促进就业政策落实,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率、帮教率达到100%。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制定《定西市社区矫正对象积分制考核奖惩办法》,《定西市社区矫正安置帮教规范化指南》,实现“表现可量化、考评有依据”的精准监管。积极创建“智慧矫正中心”,建成市县社矫中心8个,推进社区矫正数据一体化、管理智能化、指挥可视化。
紧盯“群众满意” 开展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行动
在全市范围内创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示范点3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示范点10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示范点21个,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等“一揽子”公共法律服务。以7县区法律援助中心为枢纽,组建法律援助一级服务网格,以122个司法所和全市28家律师事务所为网格点,组建二级服务网格,以设立在重点工业集中区以及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社)党群服务中心联络点为网格单元,组建三级服务网格,开展法律援助申请“市域通办”。同时,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 纾困助发展”活动,组织开展“法治体检”活动,41家企业享受到“送法上门”服务。(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李振山)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