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动四同步”护航平安有力度
——安定区团结镇推动主动创稳行动走深走实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主动创稳行动开展以来,安定区团结镇坚持党建引领,做到“四主动四同步”,扎实推动“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团结。
5月17日,团结镇高泉村枫桥亭里,村党支部书记向群众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摄
主动排查隐患 同步完善制度体系
5月16日,随着急促的锣声响起,团结镇以消防、防汛抗洪、地震为内容的综合应急演练拉开帷幕,团结派出所、镇卫生院、供电所和镇村干部、应急救援队伍及群众100余人参与了此次演练。演练中,由应急抢险组、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治安防范组等组成的抢险救灾队迅速抵达受灾现场,各司其职,有序开展疏散群众、转送伤员……接受了一次综合应急能力的检验。
今年来,团结镇聚焦社会治安、经济金融、公共安全等领域,紧盯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群体,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掌握底数,分类建立台账,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同步完善制度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措施,确定完成时限,实现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积极应对各类突发情况,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主动化解矛盾 同步深化网格管理
4月18日,高泉村村民苏某因行车不慎将杨某家的树蹭伤,双方发生争执。村上了解情况后,将双方叫到枫桥议事亭,一杯茶一喝,敞开心扉聊一聊,矛盾纠纷迎刃而解。
“邻里纠纷大多是些琐碎小事,乡里乡亲的也不愿意打官司的,大家有了纠纷,坐在一起,熬上一壶罐罐茶,聊着聊着心境通了,矛盾也就解决了。”高泉村党支部书记陈守英说。
据了解,团结镇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五级九天”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化解机制为抓手,充分整合工作力量,设置12个网格责任区,配备网格员12名、网格辅助员92名,紧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一体推进远程管控、末端处置等工作,全面推行“网格化+铁脚板+信息化”治理模式,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精准施治。
主动普法教育 同步夯实治理基础
“今天的法律讲座,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5月17日,团结司法所相关联合律师事务所对联庄村、唐家堡村村“两委”及校园周边群众进行法律宣传,并现场解答解答有关疑问,引导大家学法用法。
今年来,团结镇以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为目的,充分利用“三会一课”“4+N”主题党日等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带学一批,切实承担起一线“宣传员”角色,构建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普法宣传格局,让广大群众第一时间了解知晓政策,积极参与平安团结建设。
主动分析研判 同步营造平安环境
团结镇落实“一周一汇总登记、一月一分析研判、一季度一回访排查、半年一督查督办”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例会,全面收集、汇总、梳理各类矛盾纠纷动态信息,认真研究分析镇域内矛盾纠纷动态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有预见性、指导性、实效性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措施意见,形成急事快办、特事特办、有事就办的工作氛围,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