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定西市通过抓特色品牌、传播平台、阵地建设,精心打造特色鲜明的定西法治文化品牌,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为全市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坚持强品质树品牌 打造法治文艺创作“精品工程”
定西市把法治文化精品创作作为推进普法宣传的重要载体,持续擦亮地方特色法治文化品牌,深入挖掘秦腔、小曲、花儿、剪纸、书画等地方文化中的法治元素,主动吸纳民间艺人、文艺创作爱好者等,组建法治文化专业创作队伍,组织编排普法小曲,编印《普法花儿集萃》,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创作出《公民张三》《三喜临门》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穿透力、有意义又接地气的法治文化作品,开展巡演100余场次,其中《公民张三》入围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作品。将传统剪纸文化、书法与法治文化相融合,开展法治对联义写、印制法治书法宣传挂历等3万余册,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法治熏陶。紧扣法治文化“重点内容”,以基层人民调解员、普法工作者等为原型,自导自演自拍《丑儿与民法典》《王小胖普法》等原创普法微视频300余部,打造具有定西特色的普法宣传品牌。
坚持强载体拓渠道 打造法治文化传播“品牌工程”
深度拓展法治宣传渠道,打造“互联网+”普法模式,构建了以“定西法治宣传”微信公众号为引领,各县区司法局普法微信公众号为支撑,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等为依托,各级各部门门户网站聚合发力的线上普法格局,利用新媒体普法平台推出各类以案释法、热点法律解读和普法短视频等1.8万余条,运用“网言网语”进行全覆盖全时段全方位普法宣传。定西市司法局三个新媒体账号影响力长期进入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月榜单和周榜单,“定西法治宣传”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位列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第一。整合普法资源,搭建“定西法治直播间”,开设“法治前线——我执法我普法”“律师说法”等栏目,开展直播带“法”活动,以互动方式解答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法律问题。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法治微视频95部,评选出20部优秀微视频并进行展播,促进法治文化传播。
坚持强阵地抓示范 打造法治阵地建设“样板工程”
深入实施“法治文化+”项目,将法治文化与本地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红色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将地方名人许铁堂与法治文化相结合,建设法治文化主题宣传广场,融入法治人物雕塑、法治景观、公共法律服务室等元素,让人们在休闲娱乐时可以零距离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渭源县打造元古堆法治文化广场,建设村民法治文化大舞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临洮县以打造黄河法治文化带为目标,依托洮河风情线西侧建设法治文化公园,以“民法典与生活同行”为主题,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法治文化元素融为一体,营造出“抬头见法、驻足学法、心中有法”的浓厚法治氛围。目前,全市共建成法治一条街73条、法治文化广场16个、法治公园4个、法治长廊、宣传栏等实体法治阵地792个,村级法治文化广场869处,完善提升村级法律图书室1963个,推动法治文化阵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做到群众学法既“看得见”又“摸得着”。(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张祥)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