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叔您别着急,先喝杯水,慢慢说”……在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综治中心,这样温暖的对话很常见。作为全镇受理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窗口,这里已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第一站”。
进“一扇门”,解“万般事”。近年来,水川镇以平安建设为统领,严格对标对表主动创稳部署要求,着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让群众解忧“最多跑一地”。
群众解忧“只进一扇门”
走进水川镇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规范统一的办事窗口,一站式服务台如枢纽般连接着各个区域,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处理各项工作。为了给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水川镇综治中心设有“1厅+3区+10室+N窗”:1厅,即一个便民服务大厅;3区,即矛盾纠纷调处区、社会治安防控区、便民服务区;10室,即综治业务信息工作室、网格化管理工作室、关爱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公共视频室、警务室、分析研判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禁毒教育基地、诉调对接工作室;N窗,即多个便民服务窗口。在这里,每一个窗口都是服务的前沿,每一个房间都是温暖的港湾。“过去解决纠纷要跑多个部门,现在进一扇门就能‘对症下药’。”水川镇平安法治办公室主任贾海潮介绍,镇综治中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网格员等力量,形成“排查-受理-调解-回访”闭环机制,确保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多元调处化解合同纠纷
面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水川镇综治中心构建多元调处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
“我干了这么久一分钱没挣上,我得把设备拉走”“我们签了合同,我们俩关系这么好也不能说撤就撤”“行,就这么解决,我俩都同意”……近期,水川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联合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干警、村“两委”干部和网格员组成工作专班,调解了两户村民在兔子养殖中出现的合同纠纷问题。经过调解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细致劝导,双方当事人的思想通了,最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有效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源头治理夯实平安根基
通过网格员走访、村社收集、“陇情E通”平台采集等多种方式排查各类矛盾纠纷,水川镇综治中心最大限度把问题排查在初始、事情解决在基层。今年以来,水川镇共排查矛盾纠纷332件,已化解322件,未化解10件。同时,注重网格化服务管理,常态化开展专职网格员和创稳网格员的业务培训,今年组织开展网格员培训7次,规范网格员考核制度,不断提升综治队伍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质效。
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水川镇综治中心有针对性、有侧重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将禁毒、反邪教、常态化扫黑除恶、防范电信诈骗、防范溺水等宣传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法治、安全知识。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