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税费优惠的精准滴灌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正是激活创新动能的关键。今年以来,白银市税务局聚焦数字化转型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以精准政策落实与精细服务举措,在企业创新、产业转型、绿色制造领域持续发力,为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翼。
税惠直达孵化器 筑牢科创“培育摇篮”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区域科创实力的“晴雨表”。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通过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迈向“生产线”,已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286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1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31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及“小巨人”企业2家,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这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政策活水’。”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忠栋表示,近两年,企业累计享受增值税、房产税等税费优惠62万元,为培育更多优质企业、打造活力产业集群提供了资金支撑。白银高新区税务局通过税企座谈会等形式精准解难题,让政策红利直抵“孵化一线”。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为企业创新“添底气”
在政策激励下,孵化器内企业加速成长。甘肃瑞德林生物有限公司专注生物医药多肽中间体研发,2024年享受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37.9万元,“这笔资金为持续研发提供了硬核保障。”公司总经理王亮说。
同样受益的还有会宁县沃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依托税务部门上门辅导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2024年累计享受税费优惠102万元,得以深耕农业科技创新,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筑牢技术根基。会宁县税务局通过税收大数据精准匹配政策,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激发农业科技企业创新活力。
绿色转型有“税力” 让企业向“新”而行
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中,税惠政策成为企业技改的“助推器”。甘肃远昊节能保温科技有限公司正推进关键技改:将老旧生产线冲天炉改造为电弧炉,实现从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的切换,预计10月试生产后单条生产线产能将从2万吨提升至3到4万吨。
“115万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技改注入了关键资金。”公司办公室主任王钦弘表示,景泰县税务局通过“一对一”辅导确保政策落地,这笔优惠直接保障了电弧炉改造与设备升级,助力企业在绿色转型中实现产能与技术双提升。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通讯员 张爱霞 金泰宇)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