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和美新画卷】以点睛之笔描绘平安和谐新图景 ——靖远综治中心推动基层治理全面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7-11 14:54:51     来源:甘肃法治报

  靖远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待来访群众(资料图)。

  靖远县综治中心专职调解员在调解一起纠纷(资料图)。

  靖远县综治中心运用警调对接机制调处矛盾纠纷(资料图)。靖远县综治中心供图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如果说基层社会治理是一幅宏大的画卷,那么综治中心便是画卷的“点睛之笔”。近年来,靖远县综治中心大力整合各类社会治理资源,以“四个实战化”为笔锋,以“七中心合一”为底色,以“14313”工作法为线条,描绘平安和谐新图景,加快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有力推动基层治理全面提质增效。

协同作战:全链条解决矛盾纠纷

  家事纠纷往往“剪不断,理还乱”,如何既解法结又解心结?靖远县综治中心给出了答案。

  今年2月,王女士因长期遭受丈夫语言暴力,决意离婚。调解员察觉到她对家庭仍有眷恋,遂启动“心理疏导+法律教育”双轨调解模式。心理咨询师帮助她释放压抑情绪,律师则告诫男方家庭暴力的法律后果。最终,丈夫魏某某当场道歉并写下承诺书,夫妻重归于好。

  “很多家庭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关键是要找到情感突破口。”据调解员张丽介绍,综治中心引入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等专业力量,已成功调和婚姻家庭纠纷210余起,避免因冲动离婚导致的社会问题。

  走进靖远县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里,16个服务窗口井然有序,10个专业调解室各司其职。这个投资200多万元打造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从“多龙治水”到“协同作战”的转变。

  中心整合了原本分散的信访、诉讼、劳动仲裁等7个中心资源,采取“常驻+轮驻+随驻”模式,22个部门协同办公,真正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县各级综治中心已接待群众1200余人次,受理矛盾纠纷案件8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85%以上,为群众节约诉讼成本300余万元。

三级联动: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今年3月,郑某坤因朋友杨某福拖欠借款28675元多次催要没有结果,来到综治中心求助。调解员从法律、情理、履约能力三方面入手,摆事实,讲道理,促成双方达成阶梯式还款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原本以为要打官司拖很久,没想到在这里几天就解决了。”郑某坤感慨地说。

  靖远县综治中心以深入推进诉调、警调、访调“三调对接”机制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融合发展,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调解机制,构建多元解纷格局,提升矛盾纠纷调解质效。

  县综治中心指派专人参与诉前调解,县法院派驻1名员额法官、1名书记员负责诉讼案件审查、诉前辅导、登记分流、司法确认、繁简分流等工作;县司法局选派3名资深律师在县综治中心开展法律咨询等服务,调解人员达到11人。各乡镇综治中心牵头,联合18个乡镇调委会、194个村(社区)调委会,会同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基层法庭等,共同承接“三调对接”任务。健全完善推送受理、分析研判、分流调解、司法确认等流程,畅通法院、公安、信访部门与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工作衔接渠道,实现矛盾纠纷的快速流转和高效调处。

网格服务: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我的社保卡要年检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在手机上操作。这些娃娃们(网格员)穿着红马甲,戴着工作证来到我家,帮我完成了社保卡年检认证。”靖远县乌兰镇东关社区居民张大爷对网格员的上门服务心存感念。

  靖远县各级综治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群众为中心,以网格为基点,以服务为载体,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深化网格服务管理,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按照“规模适当、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和“一网管全域”的原则,全县共划分网格623个,配备网格员623人,实现基层治理全覆盖。出台《靖远县网格员考核办法》,实行县级调度、乡镇管理培训的两级管理体制,加强对网格员日常履职、工作实绩的考核,形成正向激励、负向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基层前哨作用,扎实组织开展网格员“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行动,推动网格员常态化入户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法律政策、报送情报信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保障群众。今年1至2月,网格员共排查矛盾纠纷1332件,化解1325件。

  全县各级综治中心着力提升网格员能力本领,按照县级主推、乡镇主抓原则,制定网格员年度培训计划,围绕主动创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安全隐患排查、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开展各类培训。同时,加强日常实战培训,为网格员更好履职“充电蓄能”。

数字赋能:群众诉求马上办理

  “‘码上反映’真的太方便了,只要扫码反映就有回应。”靖远县乌兰西路社区居民邵女士对其在“码上反映·马上办理”民情直通平台反映的问题处理结果表示很满意。

  邵女士看到乌兰西路南街小学后门侧面无人管理、路人随地大小便等问题后,通过民情直通平台反映情况。社区书记收到“码上反映”提示短信,及时与居民联系了解情况,随后实地走访查看,发现南街小学附近没有公厕,路过行人较多,务工人员聚集,确实存在随地大小便的现象。

  了解情况后,社区书记立即联系环卫部门,对南街小学后门侧面彻底清理。同时与南街小学沟通衔接,建议学校保安加强周边巡查,监督制止随地大小便行为。对于附近没有公厕的问题,社区书记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目前公厕建设已列入计划,争取年底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靖远县各级综治中心依托民情直通平台,聚焦民生民利,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和诉求,做到“码”上反映、马上受理、马上处置、马上反馈,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以来,“码上反映,马上办理”平台受理各类纠纷289件,办结率73%,调解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重点矛盾纠纷的周期从21天压缩至5至7天。

  综治中心还搭建了矛盾纠纷“数据雷达”,分析网格员上报的7万余条信息,对43起高风险纠纷发出预警,严防引发命案等刑事案件。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