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经靖远县城之北。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在白银市,这一理念已成为不少群众的共识。近年来,白银市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创新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模式,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白银市狠抓县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精心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整合资源、优化功能,形成矛盾纠纷调处闭环。同时,加快推动“七中心合一”建设,整合调解、诉讼、信访、法律援助等职能,实现矛盾化解“只进一扇门”。今年以来,县区综治中心成功调解群众现场反映矛盾纠纷491件。
全市综治中心选聘退休政法干警、人民陪审员等专业人员组建53人的专职调解队伍,建立动态人才库,提升调解专业化水平。今年以来,法院流转至综治中心的3591件案件中,成功调解2463件,调解成功率显著提升。近两年来,市县(区)财政统筹480万元,落实“个案补贴”政策,将调解员补贴标准从100元提升至200元,进一步激发调解积极性。同时,通过典型案例宣传、负面考核清单等机制,强化调解员管理,确保调解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与此同时,全市综治中心依托“码上反映·马上办理”信息化平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累计办结民生实事3万余件,办结率达98%。新增微信小程序和人大代表监督功能,实现办理进度透明化、监督渠道多元化。着力打通部门数据壁垒,通过“陇情e通”App实现政法单位信息实时共享,累计推送矛盾纠纷信息4.3万余条。市综治中心每日梳理风险隐患,形成《日报信息》呈报领导批示,并对重点问题督办整改,确保矛盾早发现、早化解。
网格化服务管理是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的重要支撑。全市通过三级综治中心联动培训,不断提升网格员工作能力。网格员依托“陇情e通”平台,累计上报信息51.3万余条,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格局。此外,白银市综治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工作简报等渠道宣传优秀网格员事迹,树立典型,激励先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