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塑乡风 共绘和美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6-05 15:10:49     来源:甘肃法治报

五月,携一缕浅夏的芬芳,凝一脂冰清玉洁的清梦,连同五月特有的浓郁,随风越过枝头,停留在顾家善,这座镶嵌在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西南部黄河北岸的小村落。

(AqEY 司法周刊669期  配图)家(32449460)-20240605152122

顾家善村委会一角。

近日,记者走进这个白墙黛瓦、藤蔓绕壁,流水潺潺、花香四溢,竹园、花园、石园、梨园、农耕文化园相得益彰的小村落,去探寻顾家善村强化普法宣传力度,强化法治阵地建设,以法治作保障,加强乡风民风基层治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内核。

以法治作保障 懂法守法促治理

顾家善村强化普法宣传力度,强化法治阵地建设,强化矛盾纠纷化解。面向全村党员群众,通过张贴标语条幅、发放宣传资料、集中宣讲、法律服务、以案释法等形式,广泛宣传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安全、劳动保障、禁毒禁赌、治安防范、电信诈骗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干部成为“法治带头人”,让群众成为“法治明白人”。

打造“综合性”法治阵地,配置道德讲堂、矛盾纠纷调解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功能室,建设文化广场1处,配备法律顾问1名,全村法律明白人5名,不断提升法治服务能力。在村设立信访代办员,织密镇、村、社三级信访工作网络,常态化开展邻里纠纷、婚恋矛盾、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顾家善村积极探索出一条党支部领导“自治组织+网格管理”的自治之路,突出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提升参与力,共同打造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自治平台。发挥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作用,为村民解决邻里纠纷、杂事难事。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协商作用,坚持“村民的事情无小事”工作方针,村“两委”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对村级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的协商,培养村民主人翁意识,帮助村民提高参与感、获得感。

花中走小溪流 乡村文明润心头

五月的顾家善村大街小巷三角梅竞相开放,风中飘来淡淡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行走在顾家善窄窄的小巷里,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白墙间的小桥流水,是房前屋后的古树鲜花,恍如走进了南国的江南小镇。

(AqEY 司法周刊669期  配图)家(32449466)-20240605152409

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顾家善村,亦称花村。近年来,连续获得上级部门授予的全国敬老文明号,省级文明村,甘肃省卫生村,白银市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先进示范点、白银市首批金融信用村,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18年10月8日,经地方推荐和专家审核,农业农村部将顾家善村推介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9年,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顾家善村党支部书记顾克能介绍说。

在村民顾克栋家门前,记者看到一副牌子:“我是共产党员顾克栋,我的承诺: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家风家训:与人为善、知书达理、勤俭持家、和睦相处。联系农户:顾克平、顾克信、丁小林等9人。”

近年来,顾家善村坚持党建引领,科学规划,着力加强乡风民风基层治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党的政策、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村内事务、注重家风家教,开展爱卫运动,推进移风易俗,化解矛盾纠纷,发展致富产业、严守纪律规矩,在党建引领“五治融合”中作示范,树标杆。实行党员“五诺”行动,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队员、全体党员全面走村入户,征求意见建议,制定基层治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采取“承诺、亮诺、践诺、述诺、评诺”方式,推动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问题解决。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并把培育良好家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深挖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立家规、晒家训、传家风,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形成以好家风,促乡风、带民风的浓厚氛围,焕发出乡村文明新气象。

用德治润心田 精神文明激活力

近年来,顾家善村始终把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挖顾家善村优势资源,以产业促增收,以产业促发展,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以“党建+互联网”为主要模式,开展“共治共促”活动为载体,做细做实网格化管理,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树立先贤能人的事迹典范,用好互联网工具的辅助功能,打造形成当前“一带、两巷、四园、六区”的景观格局,探索出了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相融合的综合治理体系,逐渐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治理新格局,持续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AqEY司法周刊669期  配图)家风(32449469)-20240605152640

游客在顾家善村拍照留念。

顾家善村深刻领悟了德治建设的关键作用和深远意义,通过积极开展文化娱乐、评优创先活动,宣传乡贤能人的事迹典范,创建“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树立“文明新风、文明村风、和谐家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让美丽“花村”绽放和美之花。

顾家善村强化乡村治理道德涵养,提倡乡村治理文明风尚,注重乡村德治实践养成,完善乡村德治村规民约,充分利用道德教化功能,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大力提倡文明新风,取缔低俗文化,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乡风、树立婚恋新风志愿服务和宣传教育活动,树立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社会清风、充分利用乡村社会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深入开展乡村道德模范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三创”“五评”等群众性创建选树活动,创建“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创新“文明积分”嘉许制度,表彰先进个人和家庭,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充分利用乡村德治激励约束机制,修订村规民约,积极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村民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乡村和美的乡村德治愿景。

立家风树家训 弘扬向上正能量

“家庭以爱为根,生活以和为贵”“勤俭立身之本,耕读保家之基”……

在顾家善村,家家门口都挂着一块古色古香、造型精致的牌匾,上面刻着各家各户“量身定制”的家风家训,每户门前朴实的字句,传承的不仅仅是一则则家风家训,更是一个个家庭的优秀精神内核,既展现着每个家庭良好的家风家训,亦是无价的传家宝,成为乡村基层治理的“助推器”。

为发挥家风家训传承引导作用,顾家善村多次召开“党群议事”会,组织老党员、群众代表和乡贤学习新思想定主题、查村志家史定内容,通过微信群、大喇叭等对家风家训进行宣传,向村民讲解树立家风家训的重要意义,引导家训将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合,将每户的家风家训进行总结、提炼,经过收集整理的家风家训在村民议事会上研究确定,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评定,确保群众对家风家训内容的认可度,切实做到让立家训教育影响和熏陶每一个家庭。

在五星级文明户苏明香、顾福亮家门口,挂着党员家庭户的牌子,上面刻着“我们的承诺:充分发挥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家风家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读书,勤勤恳恳治家。”

“人和人之间最长久的关系,就在于容人短、赏人长、记人好。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缺点,不要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的短处,要带着欣赏的目光去看待他人,他人有短处,相互包容,他人有长处,多去欣赏;他人的付出,记在心里,他人的难处,伸出援手。”顾家善村妇联主任苏明香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思想境界、文化素养都提高了,村民们尊老孝亲,淳朴善良,村上邻里之间、婆媳之间相互忍让、包容,基本都没有矛盾,大家不拉扯闲话,相互之间都去多发现别人的优点,慢慢地大家都觉得人人都是优秀的人,村民们都做到了‘君子扬善不扬恶’。家风家训教育影响和熏陶着村里每一个人,走在路上看到垃圾不用说都会主动去打扫。”

(AqEY 司法周刊669期  配图)家(32449457)-20240605152546

党员家门口的承诺牌。

晒家风亮家训 引领文明新风尚

多少年来,顾家善村淳朴敦厚的乡风民情一直备受推崇,孕育了孝亲睦邻、友善家和的生活氛围。那窄窄的巷道、百年的古柳、沧桑的国槐,那土味十足的泥墙、弯弯的渠水、永远不设防的庭院大门,还有透过大门、透过围墙,院落中各种叫不上名怒放的花朵、挂满果的树。悠悠的乡韵,纯朴的乡情折射着顾家善村村民人性的本真和人生的本源。

村民关红斌家的家风家训“自己事自己做、今日事今日毕、不可马虎了事、不可依赖父母、不可无故拖延”。祁生林的家风家训“家和万事兴、齐力共断金”。每家每户的门口那一块块造型别致的家风家训牌,既是互比互学,更是传承弘扬,游人行走驻足间,家风家训也成为一道文明风景线。

顾家善村积极开展家风家训文化建设,鼓励群众把家风家训晒出来,让群众看得见记得牢,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乡村振兴赋能。同时,在村部公共区域进行集中公示,展示和谐家庭、弘扬文明家风。

村民王祯介绍道:“挂上家风家训牌子,每天进出家门时,就会提醒自己要怎么做人、怎么教育后代,怎么把好家风传承下去。”

话家风传家训 唱响社会主旋律

顾家善村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风,积极开展“三晒三比”评选活动,依托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明白人等载体,引导村民传承耕读孝悌美德、弘扬勤俭持家家风。让老百姓自己用有温度、接地气的“家常话”,解读优良家风对教育子孙的作用,用老百姓各家的“小故事”诠释家训文化对凝聚人心传承文化的影响。

顾家善村还把婚丧新办、孝老爱亲、文明祭祀、节俭办席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依托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事相关标准,全覆盖签订“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承诺书,建立事前宣传、事中监督、事后激励机制,对符合办事标准的当事人采取减免30%至80%租赁费用的奖励,引导群众提前报备、依规执行,推动移风易俗。

“以前办事请客,酒店的档次越来越高,抽的烟越来越好,礼金也涨了不少。现在村里提倡婚丧简办,各家各户也不攀比,给我们减轻了很多负担!”村民顾克安感慨道。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顾家善村持续在村庄内形成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潮流,携手全体村民共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早晨雄鸡声声,傍晚炊烟袅袅,民宅白墙黛瓦、院落藤蔓绕壁,小桥流水人家,随着潺潺流水的小渠,走在顾家善窄窄的小巷里,漫步在农家院落之间,顾家善的脉脉乡情、悠悠乡韵在灵动中成为抹不去的记忆。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