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擦亮平安底色和法治亮色

发布时间:2023-02-21 15:25:39     来源:法治甘肃网

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平安白银答卷

——2022年白银市政法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郑银国

2022年,白银政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大力实施基层治理“559工程”,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上升,为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银的时代篇章擦亮了平安底色和法治亮色。

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持续加强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分系统开展学习培训,不断筑牢政法队伍政治忠诚根基。深化《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制度化支撑行动,落实政治轮训、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制度机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积极健康的干事环境。

社会治理综合效能显著增强

创新打造“码上反映·马上办理”民情直通平台,累计受理各类问题诉求19151件、办结17799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县乡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持续推进,各级矛盾纠纷综合调解服务不断完善。深化诉源治理,创新设立“法院+工会”特色调解室、绿色工作站14个。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攻坚化解一大批疑难信访案件,全市78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

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有效整治

深入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保持对黑恶势力高压态势,破获涉黑涉恶案件7起。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打掉团伙13个,追赃挽损2200余万元。积极开展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对“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全面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电诈犯罪实现“两降两升”。

法治白银建设纵深推进

制定《白银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行法治建设“清单式”管理,逐年制定全面依法治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等4项任务清单,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向纵深发展。组织实施10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深入实施“八五”普法,“线上+线下”开展法治宣传。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实体、网络、热线“三台融合”。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个、省级87个、市级166个。

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提升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完善柔性执法自由裁量权细化量化工作,持续开展证明事项清理,率先落地“证照联办”改革。市法院设立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基地、中小微企业法律保护基地,为企业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市检察院开展“维护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拓展年行动,牵头制定的《关于建立黄河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的意见》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好机制”。市公安局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户口迁移等5个高频户政业务实现“跨省通办”。市司法局积极参与复工复产,开展企业“法治体检”,为企业规避各类损失2000余万元。

政法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加快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建设应用。审判机关落实案件繁简分流改革,推行简洁化诉讼、要素式审判和示范性裁判,离婚纠纷全链条要素审判技术攻坚和创新应用项目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试点单位。市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实施方案》,为全市检察工作发展注入新动力。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情指行”一体化运行。完成市县两级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现“一级政府只保留一个复议机关”目标。

过硬政法队伍不断锤炼

持续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常态化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力培养精业务、熟法律、懂科技的复合型政法人才。坚持“媒体+”工作思路,立足“六个一”功能定位,推出一系列优质宣传产品,“白银综治”荣获中央政法委第四届“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评选三等奖。全市政法系统10个集体、9名个人荣获中央和国家层面表彰奖励。

一年来,全市政法工作成绩斐然,创新实践经验不断涌现。“码上反映·马上办理”平台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市法院牵头的“执行合同”指标全省最优,“办理破产”指标全省第二。市检察院开展“检爱同行,共护未来”专项行动,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市公安局对非法改装危货运输车全部整改销号,得到公安部交管局和省公安厅的充分肯定。市司法局创新开发“小律服务”小程序,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办”“随时办”。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