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议事亭” 议出“大平安”
——泾川县张观察村创新形式巧解基层治理难题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今年来,泾川县丰台镇张观察村紧紧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要求,以平安乡村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依托村内“议事亭”平台,凝聚民心,集聚民智,逐步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良好局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搭建平台
激发社会治理“引擎”
借助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时机,在群众居聚地段建成“议事亭”平台,由群众认可度高、热心村级发展的致富能手、优秀党员、离任村干部、群众代表等人员组建村民议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对涉及本村的重大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重要事项,通过村民说事,充分听取议事会成员意见建议,对各类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由村民议事会牵头进行调解,真正做到村级管理事务群众一起商量、一起谋划,初步形成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工作新格局,切实汇聚起推进平安建设的强大正能量,全面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阵地建设
筑牢社会治理“屏障”
把阵地建设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基础,按照“六有”“八化”目标,多方筹措资金11万元,依托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综治中心、矛调中心、法律服务中心,设立矛盾受理、信访接待等窗口,实现有问题“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排查梳理本村内矛盾纠纷,实行台账销号管理,实现了矛盾纠纷多元调处,真正把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有效整合信访、司法行政、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资源,解决群众难心事、揪心事、操心事50余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起,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有力推动了平安乡村建设。
构建网络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构建起“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治安户长+联防队员”的网格化架构,由支部书记任网格长、党小组组长任网格辅助员,党员、村民代表为网格服务团队成员,设定政策宣传岗、环境治理岗、民事代办岗、纠纷调解岗、文明创建岗等,做好日常巡逻、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法治宣传等各项工作,组织开展环境整治、义务劳动等活动30多场(次),帮办实事好事300多件。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