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生活富——崇信县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发布时间:2022-09-26 22:17:12     来源:法治甘肃网

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生活富

——崇信县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崇信因“华夏古槐王”闻名于世,崇信因古槐而彰显特色。中秋时节,烟雨朦胧,记者来到崇信县锦屏镇赵湾村。据说,这个村,也因古槐古树而声名在外。

初入赵湾村,题名“槐荫赵湾”的牌门映入眼帘。顺着牌门深入,整齐排列的新农村,布局科学,建筑美观,村民们安居乐业其中。

“赵湾村按照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围绕老树、老宅、老泉、老人,做足‘四老’文章。”赵湾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朱红顺说,全村列入古树名木保护的共有16棵,其中千年以上古槐4棵,有百年以上留存比较完整的老宅3处,有距今300多年历史的沐礼泉,有80岁以上的老人42位。

近年来,崇信县部署开展了“三慎、三不、三禁、三无”及“九项整治清零”专项行动,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千方百计确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在全省前列,2021年摘得了“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绿水青山,民生福祉。如今,一项项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努力让“好风景”变成“好收入”,春有花、夏有果、秋有景、冬有趣的“乡村旅游”正在成为崇信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渠道。

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人气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村民能吃上旅游饭,挣得了旅游钱。赵湾村在努力打造自身特色、提升知名度的同时,不忘“经济账”。“在增加消费收入方面,蔬菜采摘园的效益挺不错。与此同时,我们积极申请注册‘槐花清露’‘槐花蜜露’‘槐花琼露’等产品商标,想方设法把我们村的泉水、蜂蜜、黄酒卖得更好。”朱红顺说。

古树长得好,保护很重要。“古树名木保护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复状、空洞修复等基础性工作。”正在给赵湾村一棵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槐树做保护措施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副教授张胜说。一棵棵古树名木,在保护专家的精心呵护下,老当益壮,风采不减当年。

赵湾村因充分挖掘古树名木、百年老泉等特色资源,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村民朱社会乐滋滋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赵湾村靓丽了容颜,生发了活力,让我们的日子有了新奔头!”

赵湾村只是崇信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崇信,设施齐、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生活富,涌现出了一批乡村旅游点、网红打卡地,推动全域旅游向生态、精致、特色方向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