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锚定”打造行政复议“崆峒品牌”

发布时间:2022-08-09 16:37:07     来源:法治甘肃网

“五个锚定”打造行政复议“崆峒品牌”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李小迎

  今年以来,平凉市崆峒区坚持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效,不断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紧盯“五个锚定”,精准发力,全面提升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水平,全力打造行政复议“崆峒品牌”。

锚定制度供给 提升管理效能

  崆峒区牢固树立党建引领“先手棋”、职能部门“一盘棋”工作理念,制定印发了《崆峒区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崆峒区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崆峒区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工作规则》,全面启动“1+3”工作运行机制,对存在重大分歧或属于复杂疑难案件进行集体讨论、集体审议,确保所办理的每件行政复议案件都经得起检验。

  落实行政复议决定抄告制度,加强上级部门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探索建立《崆峒区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工作规程》,细化规范行政复议权利告知、申请、受理、决定、执行等关键环节,创新制定行政复议程序性法律文书,规范复议听证、阅卷、延期等审批流程。统一同类案件审查标准和法律适用,实现类案同判,推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标准化建设。

锚定精品复议 提升复议质效

  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最大限度吸纳行政争议。线上依托“崆峒说法”微信公众号设立行政复议专刊,包含申请指南、文本下载、法律依据、以案说法、文书公开等内容,提升行政复议透明度和公信力。线下依托法律援助中心、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接待咨询分中心,推动行政复议贴近基层、贴近群众。针对无法当面提交申请的当事人,积极运用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为当事人申请提供最大化便利。

  积极转变审理方式,采取“书面审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准确掌握案件事实,确保行政复议案件公平、公正、公开。以高质量法律文书为抓手,从事实认定、证据标准、程序处理、实体处理四个方面详尽阐述作出决定的依据和理由,增强行政复议决定书的说理性和权威性。对行政复议案件当事人定期回访,了解双方对复议决定的认可度及执行情况,确保行政复议决定履行顺畅高效。

锚定纠纷化解 实质解决争议

  崆峒区将调解工作贯穿行政复议始终,突出调解在行政争议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人民调解员、职能机构、行业协会、群团组织、基层群众自治性等组织参与争议化解积极性,协助做好对申请人的释理说法工作,加大协商联调力度。调整考核权重,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作为行政机关法治建设考核的重要指标,倒逼行政争议化解责任落实。

瞄定队伍建设 打造高精团队

  崆峒区组建区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行政复议“业务+研究”并行模式。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会商疑难复杂问题,实现工作互动常态化。定期召开行政复议案件协调会,组织典型案件分析研判,举办复议能力提升培训班。采取集中、专项、专题、以案代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各乡镇(街道)及重点执法单位工作培训和业务指导,强化执法人员规范意识和执法能力,做到化解矛盾纠纷关口前移,达到溯源治理目的。

锚定监督职能 打造复议闭环

  对今年以来办理的直接纠错案件进行全面梳理,编制形成行政争议化解问题清单,向相关部门反馈。将行政复议纳入法治督察范围,针对执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执法案件数量大、复议诉讼案件多发的单位开展专项法治督察,对规范文明公正执法情况、行政纠纷依法有效化解、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等六个方面开展全方位检查,形成行政复议专题通报,以检查指导促进长效长治。用复议护航微小企业成长,组织开展涉企类行政执法案卷专项评查,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清除影响营商环境的“梗阻”。

  今年以来,崆峒区各行政复议窗口接待来访群众60余人次,收到行政复议申请32件,受理26件,审理结案13件,调解结案3件,涉及金额4万余元。复议机关组织咨询委员会成员、政府法律顾问、行政机关及法检工作人员讨论案件20余次。行政复议决定按期履行率、向上级机关抄告率均为100%,经过复议后提起诉讼的案件无败诉情况发生。

责任编辑:贝昕瑞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