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蒲窝镇乡村治理“有一套”

发布时间:2022-07-13 16:36:17     来源:法治甘肃网

“小板凳”搭起乡村治理“大舞台”

一一灵台县蒲窝镇乡村治理“有一套”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一个家门口小场地,十几条板凳,不设主席台,也没有话筒音响,村民们聚集在一起,听理论宣讲,谈惠民政策,学实用技术,解矛盾纠纷,聊村居发展……这就是灵台县蒲窝镇塔贤村最“时髦”的“板凳课堂”。

今年4月初,灵台县蒲窝镇建立“小板凳议事会”制度,时间以农闲为准,地点以房前屋后即可,村民自备小板凳,以拉家常式的讨论,实现大家事、大家议,探索出一条共建共治、全民参与的乡村治理新路子,初步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村委会、难事不出乡镇”,充分发挥“板凳课堂”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增强乡村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板凳课堂作为干部主动‘下访’搜集问题、倾听民意、宣讲政策的有效途径,拉近了干群关系,把为民服务第一线设在了群众家门口,让学习宣讲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搬到了群众身边,在村民聚集的地方摆上小板凳,大家围坐在一起,听镇村干部讲人述党史故事、廉政故事、凡人善举,调解矛盾纠纷,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开展接地气、聚人气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形成‘群众的事村委会帮、村委会的事大家管’的良好氛围。”塔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明元说。

蒲窝镇坚持村民在哪里,就把“小板凳”宣讲小课堂设在哪里,不仅打破以往村里以召开会议、专题讲座的固有形式进行政策宣讲,还解决了场地、事件、人员局限的问题,实现由村民“跑腿”听讲座向宣讲员入户“拉家常”模式的转变,消除台上台下的距离感,更容易让居民产生亲近感打破传统会议模式,实现大家事、大家议,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周书记,我今年想搞个养羊的项目,但是资金有点紧张,政府对养殖有没有啥优惠政策或者补贴啥的?”

“程主任,咱村的水管是哪里漏了,今天上午我家就停水了。”

……

蒲窝镇党委书记周海鹏同村民坐在一起唠家常时,村民们敞开心扉,倾诉生活难处,畅谈致富思想。自“小板凳议事”开展以来,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件事务在商议中达成共识,一条条好建议在议事中涌现……“小板凳议事”既为群众搭建起协商交流的新平台,拉近党群邻里关系,又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热情,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服务。截至目前,蒲窝镇“板凳课堂”已开展56场(次),让乡村治理与群众生活有机融合,为群众解困纾难,做到了接地气、润民心,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周海鹏表示,下一步,蒲窝镇将持续推进“板凳课堂”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群众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开展文明村社、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示范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农村道德模范、最美邻里等选树活动,形成争相弘扬文明乡风的浓厚氛围,为乡村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