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市安口镇:“五治”融合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04-06 14:52:32     来源:法治甘肃网

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华亭市安口镇党委政府紧扣省、市关于基层社会治理新要求,结合乡村实际,积极探索“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新模式,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政治引领

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安口镇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在党员中常态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扣“四抓两整治”重点工作,抓党建和培育党建典型,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持续推进党员队伍建设,真正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

法治保障

增强基层治理定力

  安口镇坚持依法治镇、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带头作用。组织开展法律“八进”等主题宣传活动,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矛盾靠法,不断提升广大群众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德治教化

提升基层治理内力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村民共建理念,将人居环境整治、民风建设、平安建设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类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弃陋习、树新风,村内矛盾明显减少,民风更加淳朴。通过建立“三支队伍”,设置党员形象公示栏、党员先锋岗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无职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发挥榜样力量,使德治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自治强基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充分利用村民既是农村治理的主体又是农村治理客体的双重属性,不断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自治建设体系。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夯实完善村民代表大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因地制宜制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健全红白理事会、村务档案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小微权力”运行公开规范化,加强村务公开监督检查,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高村民对于村集体事务参与度。大力推行“支部引领,村社合一,抱团发展,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子,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充分调动群众产业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

智治支撑

打造基层治理动力

  构建智能化、智慧化社会治理体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整合技防工程、平安甘肃、数字乡村等信息平台,打造“精细化管理、一站式服务”的综治中心,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综治平台,最大限度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全力提升服务水平;建立镇、村、社三级网格化管理机制,第一时间通过“综治E通”采集上报相关信息,随时了解区域内动态,实现安全管控有效覆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组建综治干部、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干部治安防控力量,多元化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涉稳隐患,解决群众利益诉求,有力维护辖区社会大局稳定。(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