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注入“平安因子”
——华亭市西华镇加强“三大建设”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近年来,华亭市西华镇党委、镇政府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部署要求,按照“强综治、保稳定、促发展”思路,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工作投入,加强队伍、机制、阵地建设,逐步构建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行、高效化服务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夯基础
成立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担任“双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全镇按村社划分为13个大网格和60个小网格,由村社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群众党员担任网格员,形成“干部+党员+群众”三级联动的综治服务管理网格。搭建以综治中心、矛盾调解中心为纽带,镇党委、镇政府和各基层站所为主体,网格长、网格员为辅助的镇、村、社三级综治网络,实行综治事项网格员、网格长、村综治中心、镇综治中心四级阶梯办理流程,自下而上,快捷高效处理矛盾纠纷、信访事项、群众诉求等基层治理事务,以立体化责任体系保障乡村有效治理。
加强机制建设提效能
建立联席会议制,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的“五联”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多元共建、协同共治。不定期组织镇、村、社三级干部深入农户,全面了解掌握群众生产、生活、上学、就医、出行、社保等方面的诉求和各类矛盾纠纷,建立“问题台账”,实行跟踪督办,销号管理。实行镇村两级信访“代理”制度,落实初访一律由网格员负责办理,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由网格长协调镇级解决,让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缩短了办结周期。创新村民自治形式,搭建村民议事平台,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开展民商、民议、民决,着力构建“村情民知、村务民管、村事民定、村利民享”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压实风险管控责任,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行业管控力度,确保辖区平安稳定和谐。
加强阵地建设促规范
按照“一揽子受理、一站式办结”工作模式,建成了240平方米的镇综治中心,同步建成村级综治中心13个,按照“党建引领+中心建设+网格管理”工作机制,全面开展便民服务。有效整合信访、司法、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资源,联动发力集中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提高矛盾化解成功率和群众满意度,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整合“技防建设”“平安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和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命案风险预测预警预防系统等信息化、网格化服务管理资源,创新建成乡村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实现基层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打造乡村治理新亮点,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