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关键少数”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平凉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综述
近年来,平凉市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聚焦“关键少数”,建立“学法一刻”新机制,有效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深入推进法治平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织密学法用法机制网
平凉市委、市政府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印发《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法制度》《平凉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及《平凉市市管县级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办法》,规定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6次,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学法不少于60学时,一般公职人员不少于40学时,明确年度学法目录,对学法内容准备、领学人员安排、提交会议程序等作出具体要求。
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率先垂范,集中利用会前15至30分钟时间,每次确定一个专题,由市级领导干部轮流领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学法一刻”长效机制。同时,各级各部门做到重大事项决策前必学法、重点工作开展前必学法,构建了纵向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到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横向从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到干部职工的学法网络,实现了党政部门会前学法常态化。
把牢学法用法风向标
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充分结合平凉当前重点工作实际,精心准备学习内容,深入解读法律规范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学法的针对性、实效性。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定期开展宪法、民法典专题学习辅导,提高领导干部遵法学法意识。邀请专家学者以案说法重点解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市级领导领学的基础上,由“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和市司法局紧密联系本行业实际,分别就行政执法重点内容、特点和立法背景、意义进行解读。
截至目前,平凉市、县两级党委中心组学法41次,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47次,累计学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20余部,组织专题讲座28次,开展新任市管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7批次210人次,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推动政府行为法治化
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制定《平凉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平凉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实施办法》,规范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
市委、市政府分别选聘8名、12名专家学者和律师组建法律顾问团队,积极参与审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审查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8项,为法治平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智囊团”支持。
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集中推出12项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进驻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的95家单位、2287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推行“一窗分类”受理服务。全市28家市直部门认领执行“两轻一免”清单700余条,取消市级证明事项154项,实行告知承诺78类,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通讯员 马芳洲 刘 煜)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