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司法局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1-03-16 21:27:02     

深耕细作“法治扶贫”责任田

——平凉市司法局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综述


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平凉市司法局聚焦脱贫攻坚“5+1”“3+1”专项行动,强化责任担当、保持决战态势,整合力量,凝心聚力,深入推进法治扶贫“十项行动”,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员联户下沉“帮困”

按照“一村一对策”“一户一帮扶”要求,市司法局机关(市公证处)全体干部职工与静宁县雷大镇曹沟村、范堡村110户低收入家庭建立结对帮扶。构建了由8名县级干部分别任帮扶小组组长、4至5名帮扶干部为组员的帮扶责任制。制定了《平凉市司法局2020年度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计划》,为两村7户帮扶户、14户脱贫监测户和5户边缘户精心编制了“一户一策”,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进村入户走访群众13批次,排查解决问题80多条。两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全部入学,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联村结队共建“夯基”

强化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市司法局党总支与曹沟村、范堡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场次,党员领导干部为村级党员群众讲党课4场次。2017年以来,先后协调、筹资26.8万元,为两村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沙化硬化通村道路2.6公里、拓宽田间道路2000多米,修建涵洞3处;改建村民活动中心1处,硬化文化广场200多平方米、硬化边沟水渠600多米,新建公厕2处。协助雷大镇政府完成了61户帮扶户危房改造,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和标准化村卫生室,两村自来水全部入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全部覆盖。

法治文化引领“扶志”

深入开展“扶贫+法治”宣讲活动,为帮扶村编发《民法典》宣传图册1000余册,举办宪法、民法典专题讲座4场次,培养“法律明白人”20多人。依托“百名党员干部帮千户果农建万亩示范园”活动和“天津武清区甘肃静宁县东西部协作果业就业技能培训”活动,邀请市、县果业专家到曹沟村开展果树栽培、果树工技能等业务技术培训两期。邀请市、县相关专家在范堡村开展了养殖专业户现场观摩学习,培训建档立卡帮扶户50多户,促进了两个帮扶村产业大发展,稳定了脱贫收入渠道。

普惠法律服务“扶智”

全面落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全市选派134名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定期开展入户“扶贫体检”1029户,举办法治讲座69场次,解答群众咨询1.65万人次,实现了全市行政村法律顾问全覆盖。甘肃阿阳律师事务所与曹沟村、范堡村签订“一村一法律顾问”协议,指派2名律师分别担任曹沟村、范堡村法律顾问,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12场次,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6件,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咨询240人次,集中开展宪法、民法典、村规民约及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4场次,引导村民学法守法用法,用法治护航脱贫攻坚战。

倾心尽力扶助“解忧”

时刻关注群众所急所需,积极响应市扶贫办、市财政局有关精神,结合机关财力现状,预留财政预算份额3000元用于贫困村扶贫产品消费;动员机关干部职工购买农户散养肉鸡、苹果、南瓜等农产品,消费总额2万多元。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发展形势,及时筹措资金2万多元,为两个帮扶村配备防疫口罩1000包、消毒酒精350瓶、消毒液12桶、测温枪10个、消毒喷雾器10个、防护服10套、消毒手套200双。积极参与爱心公益捐赠活动,定向为静宁县雷大镇曹沟村、范堡村捐赠价值2450元的书包、图书、文具等爱心物资10套,将机关干部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帮扶村群众心中。(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 刚 通讯员 马芳洲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