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平凉工业园区,税务干部已开始梳理企业数据;夜幕降临时,财税服务机构的办公室里仍回响着政策研讨的声音……今年以来,平凉税务紧紧围绕“强基工程”,全力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涉税专业服务监管体系,凭借数据洞察风险,以优质服务贴近企业,借部门协同形成合力,为企业合规经营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预警 筑牢合规防线
“叮!”柳湖税务分局数据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红色预警陡然弹出。“异常!这家涉税服务机构代理企业数量猛增,可信用积分却不断下滑,立刻核查!”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调取该机构309名从业人员信息及2322户次协议要素数据,一场紧张的“数据追踪战”就此打响。
平凉税务依托“一局式扎口管理”,将全区91家涉税服务机构尽数纳入数字化监管网络。任何细微的异常波动,都逃不过“数据慧眼”的敏锐捕捉。在静宁县陇原红果品有限公司,税务干部主动上门,依据苹果加工行业特性,细致辅导企业规范核算研发费用,精准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
同时,借助与办税服务厅、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共享,对辖区内疑似从事涉税服务的企业展开“拉网式”排查,成功拦截无资质代理行为。正如税务干部小吴所言:“有了数据‘慧眼’,任何违规迹象都无处遁形。”
精准滴灌 润泽企业心田
“以前开发票,那些编码总让我犯迷糊,心里直打鼓。现在税务老师一对一指导,心里踏实多了!”开小餐馆的刘老板满脸笑意。
甘肃成纪一诺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的财务张葆俊深有体会:“平凉税务的‘一对一’精准服务太贴心了,不仅教我们操作,还帮着搭建内控机制、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在税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该公司服务愈发规范,已成为300多家小微企业信赖的“财税管家”。
“涉税服务机构交流群”里,暖心互动从未间断。税务干部化身“云端客服”,24小时在线答疑解惑、推送政策、公示信用积分。某企业因对税收优惠政策理解有误,险些错过38万元的减免,正是有了在线及时提醒,避免了损失。
“这个群就像我们的‘政策百宝箱’,随时都能找到想要的答案。”一位财务人员感激地说道。
联合执法 整治行业乱象
“您好,我们是税务、市场监管和纪检部门联合检查组,请配合检查。”在某涉税服务机构门口,联合执法人员亮明身份,迅速展开检查。原来,该机构被群众举报存在违规收费、虚假宣传问题。检查人员各司其职,税务查账目、市场监管查资质、纪检全程监督,问题很快水落石出。
依据平凉税务建立的违规行为分级处理机制,这家机构被予以“红牌”警示,限期整改。自去年以来,已有8家机构被信用扣分,2家被重点监管。“现在可不敢再抱有侥幸心理了,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道!”一位受罚的机构负责人感叹道。
4月22日,平凉的一家培训中心内座无虚席,100多位涉税服务机构代表认真聆听。财政部门专家结合大量案例,痛斥代理记账行业乱象;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现场演示登记备案的正确流程;税务干部则结合本地实际,剖析典型案例。
“这个培训太实用了,讲的都是身边事,听完心里更有底了!”会计协会的张小东边记笔记边称赞。
合规经营 收获发展硕果
走进静宁县陇原红果品有限公司的智能分选车间,果香四溢,传送带飞速运转,一箱箱优质苹果整装待发。
“多亏了税务部门,这几年我们享受了38.7万元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出口退税到账时间更是从5天缩短到半天!”公司负责人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苹果,喜笑颜开。
税务干部向静宁县陇原红果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讲解减税降费政策。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摄
平凉税务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政策套餐”,不仅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精准落袋,更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引擎。
在甘肃春盛康达实业有限公司的红牛养殖基地,上千头红牛悠然嚼着草料。“以前贷款困难,多亏税务和银行联合推出的‘活畜抵押贷’,给我们贷了350万元。”企业财务总监激动不已。税务部门的“青苹果”服务团队定期上门辅导,助力企业享受47.3万元的减免税款。“现在账目清晰明了,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从深入细致的数据排查,到贴心的政策辅导;从多部门联合执法,到个性化政策套餐定制,平凉税务正以创新的举措、务实的作风、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合规经营保驾护航,助力企业在发展浪潮中稳健前行。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