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说事室”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10-24 11:35:45     来源:甘肃法治报

“有矛盾找‘小刘’。”已成为崆峒区香莲乡下麻村群众的口头禅。群众口中的“小刘”是香莲乡下麻村党支部书记刘建武。

近年来,下麻村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打造群众“信得过、调得快、解得好”的村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小刘说事室”是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拓展与延伸,听民声,察民情,解民惑,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让大事小情有商量,难点痛点有处说。

“小刘说事室”是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级调解员、村民小组长和有威望、有口碑、公道正派的村民代表、热心群众为成员的议事机构,由村居法律顾问、司法所工作人员提供法律服务和业务指导。平时注重工作人员的学习,每月组织议事机构成员开展政策法规学习1次,常态化组织村级调解员线上线下培训。“小刘说事室”已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服务群众的“新窗口”

推行“小刘说事日”,将每周三固定为说事日,通过设立群众说事箱、说事热线、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引导群众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矛盾纠纷、人居环境整治等说事议事、建言献策。

制订“一随时”“三不限”“三解决”的“133制度”。“一随时”即每一位说事群众随时有人接待;“三不限”即群众说事不限时长,不限方式,不限内容;“三解决”即对急难问题随说随议随解决,敏感性问题召开村两委会议商议赴现场解决,全局性问题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商议解决。落实“五步工作法”,即开放说事、分类理事、明确责任办事、民主议事和公开评事。通过创新制度机制,有效解决了“人难找、事难办、矛盾难化解”的问题。

“小刘调解室”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香莲乡调解组织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新窗口”。

法治宣传的“主阵地”

“小刘说事室”不仅是一个群众说事、表达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更是传播法治文化的好阵地。
下麻村充分利用其普法功能,通过矛盾纠纷调解,以案释法,潜移默化向群众灌输法律知识和法治思想。同时主动邀请村居法律顾问、司法所工作人员,义务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解答有关法律问题,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小刘说事室”已成为下麻村法治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李晓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