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法援关爱 厚植民生底色 ——平凉市人民调解助推主动创稳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4-09-25 10:42:03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平凉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三条线” 协同发力,创新形成 “纵横连贯、条块互补、点面结合、法援赋能” 的多元调解工作格局,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第一道防线”作用,有效助推全市主动创稳取得新成效。

专业队伍引领,调解工作驶入快车道 

“幸好有你们的调解,才能及时解决我们双方的问题。”8月25日,崆峒区东关街道兴合庄社区“老街坊”调解室成功调解一起经济纠纷,平凉某公司工作人员对调解员的及时调解感激不已。

今年以来,平凉市司法局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意见》,积极发展专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先后设立庄浪县“张晓丽调解室”、华亭市“德水调解室”等一批个人品牌调解室,带动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快速发展。同时,加大对房产物业、消费旅游、金融借贷、教育培训、互联网等重点领域人民调解组织的人员配备,积极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646个,其中个人调解工作室10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12个,90%以上的调解机构聘请了专兼职律师,为人民调解组织专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调解方法,夯实治理根基

平凉市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诉调、警调、检调、访调”对接机制作用,依托各级综治中心,融合各方优质调解资源,汇聚行业部门调解力量入驻,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复议、仲裁服务、法律援助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崇信县创新推行“五步七天”调解法,以“网格摸排、分析研判、多元化解、跟踪回访、督导考评,七天办结”为主要内容,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庄浪县形成“343”介入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切实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及时性、有效性、规范性,力求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化解得了、处理得好”。

今年以来,全市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057件,调解成功率达到了98%以上。

多方协同发力,提升治理水平

“非常感谢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让我的孩子拿到了薪资……”今年7月,华亭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受理了一起追索薪酬案件。市民张先生的孩子在快递公司打工被拖欠工资,法律援助中心安排律师提供援助,最终公司负责人于当日发放了薪资。

今年以来,平凉市司法局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对涉困难群众矛盾纠纷,综治中心视情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指派专职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上门解难题;对调解中发现的群众烦心事,采取问题上报、中心联办、部门主办的方式全力解决。通过法援律师的努力,在调解中既调处了纷争,避免矛盾升级,又为当事人节约时间和成本,保住了人情温暖。今年以来,共有98名法律援助律师参与到人民调解工作中,化解矛盾纠纷1256件,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20.5万元。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吕淑梅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