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描绘法治建设蓝图

发布时间:2024-03-13 10:03:11     来源:甘肃法治报

 凝心聚力开新局 铆足干劲起好步

——平凉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描绘法治建设蓝图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2023年平凉市司法行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强化政治担当,矢志接力奋斗,主动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3月8日,记者从平凉全市法治建设暨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发布的成绩单中获悉,崆峒草峰、寨河,华亭安口等5个司法所建成全省规范化样板司法所。崇信县“五步七天”调解法荣获“甘肃省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推动主动创稳新实践十佳案例”,庄浪县紫荆社区“张晓丽调解工作室”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2024年是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攻坚落实的关键一年。平凉市司法行政系统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扎实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能”,按照把牢“一条主线”、实施“一项工程”、聚焦“五个重点”、培树“八大典型”的“1158”工作计划,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争先进位、争创一流。    

实施“十百千”工程

持续推进办实事解民忧

平凉市对照《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指南(中小学)》,在全市大中小学校有计划、分类别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15个,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重点乡镇(街道)建设法治文化阵地20个。整合各领域优势资源,改造提升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0个,为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提供综合性、“一站式”的“直通车”服务。

制定出台《平凉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平凉市“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管理办法》,年内创建、命名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0个。依托各种平台载体,加大“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培训力度,整合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村(居)法律顾问等人才资源,建立“法律明白人”培训师资库,对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致富能手和“五老”人员等分层级进行培训,核发“法律明白人”证书和徽章5000人次,年内实现村民小组、社区“法律明白人”全覆盖。

聚焦“五个重点”

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持续深化普法与依法治理,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普法责任制,压紧压实普法责任链条。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协调推进科学立法,积极配合做好《平凉市地方立法条例》《平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修订、制定的调研、审核。

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公证进万家”“万所联万会”等活动,完善公证执业监管机制,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全面推动主动创稳提质提效,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着力锻造过硬司法行政铁军,以“三抓三促”行动、“铸忠诚警魂”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和法律服务工作者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扎实推进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培树“八大典型”

创新推广平凉法治实践

巩固提升灵台县法治政府省级示范创建成果,积极申报推荐华亭市“科学预防、依法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入围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项目,崇信县入围全省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地区,庄浪县“343”矛盾纠纷调解法、崆峒区税务局“云上会客厅”入围全省法治政府示范创建项目,推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探索市、县行政复议调解工作立案调、审理调、结案调“三步法”,有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要求,各县(市、区)至少建立1个示范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各大中小学校至少建立1个法治教育资源教室,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探索特色法治乡村示范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集中打造法考基地一体化建设,提升法治保障能力,在兰州大学法学院挂牌设立平凉市司法行政干部及律师培训基地,开展全方位人力资源培训提高实战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筑牢基层善治根基,提升矫正人员改造成效。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