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县城市社区“五化五链” 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3-12-04 15:51:56     来源:法治甘肃网

“接诉即办”搭起群众诉求“畅通桥”

——崇信县城市社区“五化五链” 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今年以来,崇信县城市社区以主动创稳行动为抓手,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零距离服务人民群众,探索推行“五化五链”治理模式,精准有效做好风险排查和预警处置,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一体化融合 抓实党建“责任链”

  全面落实城市社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包片领导指导抓、社区书记具体抓、辖区片警协同抓的“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和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履职担当。

  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双报到”“大工委”“大党委”和信访联席会议机制作用,通过联席会议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社区重大事项,建立共建项目116项,在职党员下沉网格与特殊群体结成帮扶对子1237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1场次,解决实际困难45起,帮办民生实事73件,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格局。

网格化治理 抓牢社会“治理链”

  按照“网格统一划分、资源统一整合、人员统一调配、信息统一采集”原则,综合考虑楼栋分布、管理幅度、服务人数等情况,重新整合划分网格,选优配强网格长、网格员和楼栋长,实行网格日常巡查、特殊群体常走访,常态化开展民意收集、治安巡查、矛盾调解等工作。

  大力开展“行万里路、进万家门、解万件事”联合接访活动,让信访纠纷问题“发现在早、研判在先、协调在前,化解在小”,充分发挥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室主阵地作用。目前,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52件,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均为100%,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面提升。

精细化服务 筑牢民生“保障链”

  坚持把服务居民“尽精微”和“快准实”作为社区服务宗旨,结合“结对关爱帮扶”和“四下基层”工作,聚焦“一老一少一困”等特殊群体,创新推出“社区公益课堂”,丰富辖区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给辖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发放“连心卡”,做到有呼必应,积极开展社警、社司联动,落实包保包联责任,全面落实心理疏导、困难帮扶,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常态化开展活动 构建城市“文明链”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道德讲堂等宣传阵地的作用,根据广大居民喜好需求、志愿者专业特长,分众分类地安排理论宣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接地气”的理论宣传宣讲,形成“党员干部讲理论”“专家学者讲文化”“先进典型讲事迹”的特色服务,组织开展“《民法典》知识我知晓”“拒绝高空抛物”“反电诈知识我知晓”、《信访工作条例》《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平安家庭”“平安社区”“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居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为基层治理凝聚深厚的精神文化力量。

民主化议事 畅通群众“诉求链”

  充分发挥“小区议事厅”和“社区会客厅”等载体,把物业服务、公共安全、供气供暖居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摆上议事桌面,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协调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飞线充电、物业服务等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发挥“有事说一声”“陇情e通”“平凉快办·平安键”开展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实现对事件问题线上办理处置、工作过程线上监督、工作成效线上考评、满意度线上评价、信息数据线上分析全覆盖,全面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做到了接诉即办。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