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崇信县锦屏镇赵湾村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推进家庭婚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探索搭建了“槐荫下说法议事”共治平台,打造家庭婚恋纠纷化解新模式。
畅通说事渠道
锦屏镇赵湾村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调解委员会、“槐荫赵湾”村民微信群等载体,探索搭建了融维权服务、心理咨询、纠纷调解、家政服务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槐荫下说法议事”共治平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和干群双向联系渠道,着力化解调处家庭婚恋矛盾,形成了以“听事、商解、办结、回访”为核心的“说法议事”机制,以多元、便捷、高效的保障和服务,确保了全村的和谐稳定。
确保说事成效
赵湾村发动妇联执委、网格员、巾帼志愿者、村“两委”班子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按照包抓区域,每天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家庭婚恋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和收集,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努力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理,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发挥法治文化在促进乡村治理中的引导作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改革,全力整治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抵制高价彩礼,倡导“白事简办”“婚事新办”“零彩礼”,着力培树优良家风和文明乡风,激励群众倡导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拓宽服务维度
赵湾村坚持“线上+线下”双渠道法治宣传模式,全面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良好氛围。通过微信群、大喇叭等方式推送《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30余条。邀请镇司法所人员开展“线上答疑”,向群众讲解法律法规知识,针对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婚姻纠纷、财产纠纷、家庭暴力、父母赡养、子女抚养等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广大妇女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妇女群众的法治思维和维权意识。
同时,走进村社,面向家庭,广泛开展亲子读书学法活动,评选好婆婆好媳妇,表彰最美家庭,以家庭的小和谐促进社会大和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