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连心桥”托起“大平安”
——泾川县回中社区创新推行“三微三连”基层治理模式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今年以来,泾川县回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行“三微三连”基层治理模式,全力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托起社区“大平安”。
微网格,架起党员群众“连心桥”
回中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社区“大党委”为依托,整合村委会、“双报到”单位、小区物业、社会组织等优势资源,组建志愿服务队,引导在职党员联户,形成了“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中心户”四级红色网格,组织党员亮身份、访民情、帮民忙,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矛盾纠纷调解、党的政策宣讲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架起党员群众“连心桥”。
微治理,架起社会治理“连心桥”
回中社区通过做实小区“微自治”撬动社会“微治理”。社区主动征求住户意见、组织召开业主大会,引导成立小区业委会,常态化开展小区民情座谈会,实现居民的事情居民议,让群众做小区治理的主角,架起社会治理“连心桥”。
水畔华城原物业公司管理不规范,业主要求终止服务合同。社区党委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上门入户征求住户意见后,今年2月,业委会制定了小区管理制度,在多方见证下,物业公司与业委会依法依规交接了小区管理相关事宜,实现业委会自管小区物业,建立了业主联络微信群、选聘了单元长,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浓厚氛围。
微服务,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回中社区坚持将“搭建平台、创新载体”作为为民服务的有效抓手,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围绕群众需求协调各方力量,不断深化以社区为平台,社工为支撑,社工站、阳光义工协会为载体,志愿者为辅助,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服务机制,开展“帮助困难老人、传递敬老温情”“关爱女性、法律护航”等主题实践活动,架起了服务群众“连心桥”。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