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下午,庆阳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面向社会发布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来的总体成果。
据介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庆阳市在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三年为期的总体目标,高站位认识、高规格部署、高标准推进,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打出了声威,打出了平安,打出了群众的满意度。
三年来,全市累计打掉黑恶犯罪组织60个、“村霸”46个,抓获涉黑涉恶成员827名,破获刑事案件756起,查处治安案件276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3.19亿元。在2019年,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发案降至近5年最低水平的基础上,2020年全市刑事发案总体平稳,八类主要案件同比下降3.36%,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9.58%,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保护伞”等问题案件97件,处理348人,立案查处监管不力、失职失责党员干部20人,组织处理13人;组织部门确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对象669个,选派专职化、本土化、公职化村干部1043名。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黑涉恶案件81件226人,以黑社会性质犯罪起诉3件84人,以恶势力犯罪起诉46件482人。
高站位安排部署 推动专项斗争走深走实
以“一十百千万”行动为牵引,以“七查七摆”为抓手,全力开展了“六清”行动,认真落实“检法”机关提前介入制度,主要领导亲自督办,组织会商研判,分管领导一线指挥,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推进重点案件在侦在诉在审环节办理保质加速。严格按照“两个一律”“一案三查”,全面推行纪检监察机关与政法机关“双专班”“同上案”模式,做到了涉黑涉恶案件全程跟进、信息共享、蹲点督办,全面提升了案件办理质效。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4次专题听取工作汇报,由市委书记主持制定《整改方案》,5次调研指导、一线督战,与6起重复举报线索当事人见面座谈,示范带动县(区)委书记履职尽责。市级先后32次召开调度会、研判会、督办会、推进会、碰头会、约谈会,有力推动了重点督办整改措施落实见效。
对标完善体制机制 创新举措硬核整改
牢固树立“以战果论成败”的导向,推行市县公安机关分管领导专司扫黑除恶工作机制,按照线索必须深入研判、核查结果必须严格把关、案件必须直接侦办“三必须”要求,专人专办、专责专管,梳理建立“三个必核”线索台账,组织市级专家库成员重点抽查,检察机关开展“大阅卷”,重新筛选出32条有价值线索实行市级直查直办、会商督办,推动线索查透、案件查深。推行“答复举报人、走访受害人”机制,市级分3批对80条重复举报线索集中交办,县(区)、部门同步推进,实现“答复举报人、走访受害人”全覆盖。
坚持问题导向 直面短板精准整改
推动“10+1”专项整治与“排风险守底线保稳定促发展”十大整治专项行动深度融合,组织召开平安庆阳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现场推进会、平安建设责任制落实约谈会,深化“守初心、担使命,集中排查整治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命案治理专项行动、突出信访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总结推广“本土经验”,筑牢了识黑拒黑扫黑第一道屏障,对103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进行集中整治,规范村“两委”换届选举,严格落实村“两委”资格县级联审机制,建强基层堡垒,增强了对涉黑涉恶问题的“免疫力”。
保持政治定力 响鼓重锤加压整改
启动战时工作机制,全市政法机关取消节假日,实行“5+2”“白+黑”工作模式,对整改工作每天一调度、每天一督战、每天一小结,在全国扫黑办特派督导期间,3次召开边督边改即知即改推进会,建立特派督导工作制度,抽调32名干部组建8个督导组,由具有政法工作经历的县级干部负责带队,进驻县(区)和重点行业部门,开展“十督十查”精准督导,督促整改到位问题126个,线索核查进度从6月24日开始连续16次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第4次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责任编辑:王建定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