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有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65名,建成“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站+工作室+产业示范基地”的基层履职阵地体系,紧扣“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主线,以“人大代表之家”为载体,探索形成学习提能、联民解忧、产业赋能、献策助力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推动人大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先后获评省级文明单位、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显胜乡将“人大代表之家”作为联系群众“主窗口”,构建“走访+接访+办访”闭环服务机制,让民意“事事有回音”。同时,组织代表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项目现场,围绕厕所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等民生实事开展走访,将每月15日设为“代表接待选民日”,在“人大代表之家”固定接待窗口,安排代表轮流坐班,面对面倾听选民心声。建立“1+3”办理机制(1个工作日登记、3个工作日交办、全程跟踪督办),截至目前,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基础设施维护等问题3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
与此同时,显胜乡立足“旅游名乡”定位,将代表履职阵地嵌入产业链条,以“人大代表之家”为统领,探索“代表引领+阵地联动+项目带动”发展路径,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铁楼村,组建樱桃产业代表小组,以宏盛樱桃园产业示范基地为依托,引导代表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中庆生态庄园、满园春果园等特色产业,形成“人大代表履职示范带”,吸纳周边群众200余人次务工,年务工收入超120万元,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靠产业致富”。
在毛寺村,组建农文旅融合代表小组,代表们主动对接企业、整合资源,2020年联合甘肃省文旅集团投资1.5亿元打造毛寺乡村旅游“样板村”,建成凤凰塬舍、塬乡人家等特色民宿,配套开发龙栖谷4A级景区。通过“景区+农户”模式,带动村民通过分红、务工、农产品销售等渠道年均增收200余万元,成为全市农文旅融合“标杆项目”,毛寺村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和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在冉李村,组建乡村治理代表小组,设立工作室、“说和亭”,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瓜菜基地等资源,打造集民意收集、纠纷调解、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履职综合体”。其中,“一院一堂”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站”,村民可随时找代表反映问题、参与议事,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刘建峰)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